袁红冰发起的中国自由文化运动吸引了很多实业家参加。在新西兰促发两项涉及中国人权问题的大奖,并且亲自以九万新西兰元支持《中国自由文化运动2006年特别人权英雄奖》的实业家刘阳先生认为,只有推动建立保障人权的自由文化,才能够有效地保障中国商人的安全。以下是特约记者天溢由德国发来的报道。
十一月底,由袁红冰教授发起的,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一届自由文化运动大会不仅吸引了海内外的很多知识分子,而且吸引了很多商业企业界人士的参加。三十岁出头的青年实业家刘阳先生更成为自由文化运动协调委员会的委员。为了实际推动这项运动。十二月初,他不仅在新西兰促发了两项涉及中国人权问题的大奖,而且亲自以九万新西兰元支持颁发了《中国自由文化运动2006年特别人权英雄奖》。记者在颁奖新闻发布会后采访了刘阳先生。对于他作为一个实业家,为什么会参加自由文化运动,他回答说,
“我认为,在任何一个制度下,文化是制度的资本,文化是制度的资源。袁老师置身不顾地举起了这个大旗,组织了这么多世界上的各界精英,组成了这个运动,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这个运动。通过这个自由文化运动,我们要达到这样一个宗旨,要让中国的文化和政治都得到一定的,高度的改革。 对此,作为一个实业家,他深有感触地说,
“我认为,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对人的生存有保障的社会秩序,能够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都必须在良好的社会制度保证下才能产生,而这种制度不仅必须建立在一个对人类人权基本尊重的基础上,而且必须稳定,和持续不变。”
为此,刘阳先生以他在国外和国内从事商业和实业工作的经验对比了二者的区别。 “在中国作为商人来说,最基本的东西,不是喝酒就是行贿。没有这两点,你就做不了商人。而且你作为一个商人本身,根本不知道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为你没有法律的基本依据。所以作为中国的商人,今天你是商人,明天政治需要就可以让你变成阶下囚。这在国外是很难有这种现象发生的。因为你所得来的是经过你的合法努力赚来的。在中国法和不法,你很难确定界现在哪里。”
由刘阳先生资助的大约折合五万多美元的中国自由文化2006年特别人权英雄奖,分别授给了自由文化运动的杰出人士,维权律师高智晟、陈光诚,和艺术家知识分子严正学和力虹。他希望中国能够成为最稳定,最民主自由的国家。让民众能够安心的生活,商人企业家能够安全的经营他们的事业。
以上是特约记者天溢由德国发来的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