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中学生早恋是个已不新鲜、却又让人放不下的话题。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开放,中学生早恋现象越来越公开和普遍,引起家长、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含青的采访报道。
前不久,一位学生家长给新疆的一家媒体写信,呼吁救救他早恋的孩子,信中写道:“2002年秋季,我们把刚满13岁的女儿送进县城某中学上初一,不久发现女儿放学常常回家很晚,在家学习时常心神不定,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有一天我从女儿的书包中发现几封信,一看才知道她早恋了!现在我女儿因为谈恋爱学习差成这样,再不挽救,她的一生就毁了!”
中国教育报的报道说,据一些初中年级的班主任反映,近年来,初中生谈恋爱人数增多,进入高中后就更为普遍。他们说,这样的学生很少有考上大学的,其恋爱也大多没有结果。
就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安徽合肥一家高中的陈老师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介绍了他所了解的情况:(录音)
在陈老师看来,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中学生早恋现象还处于不太过分的范围之内。就美国中学生早恋的现象,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教育学院的蓝云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在相关的研究中注意到,美国中学生的早恋与中国有不同之处:(录音)
据中国教育报的调查,绝大多数中国家长对中学生早恋持反对的态度,初中教师也持反对态度,但高中教师有的反对,有的支持。支持者认为,高中学生已经成人,一味禁止只能适得其反。而在接受调查的3名高二学生中,一位有对象的男生说,谈对象如果关系好了并不影响学习,另一位没谈过恋爱的高二学生认为,谈恋爱肯定会影响学习,学校应当禁止。对中学生早恋对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安徽合肥的陈老师说:(录音)
蓝云博士对此谈了他的看法:(录音)
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院的社会学副教授邓小刚则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说,美国有一种被称作“人生历程”的理论。按照这种理论,人们在一生中所作出的选择,并不是随机的和毫无因果关系的。而人在青少年时期的一些行为,会影响到今后人生的发展道路:(录音)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含青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