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美国《纽约时报》驻北京记者站研究员赵岩已被检察院重新起诉到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今年三月份,检察院刚刚撤销了对赵岩“泄露国家机密罪”的起诉。有关方面不仅不依法放人,现在又重新起诉。赵岩的律师以及法学专家说,在赵岩一案中,中国政府两度违法。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申华的采访报道。

原《纽约时报》驻北京研究员赵岩是在2004年9月被捕的。被捕原因是《纽约时报》赶在中国政府之前报道了中共前领导人江泽民将在不久举行的党代会上辞去中央军委主席的消息,而中国政府认为赵岩向《纽约时报》泄露了这个国家机密。但是今年三月份,北京市检察院 已经请求法院撤销对赵岩的所有指控。不过,赵岩的律师莫少平告诉自由亚洲电台说,上星期他向检察院查询时被告之,检察院已对赵岩“恢复审查起诉”,并已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再次起诉赵岩:(录音)
莫少平说,他现在还没有看到新的起诉书,不知道对赵岩恢复起诉的罪名是什么。他说,赵岩一案撤诉又不放人,现在又“恢复审查起诉”,中国政府两度违反自己的法律:(录音)
不过,莫少平又表示,尽管检察院对赵岩“恢复审查起诉”没有法律依据,但是他们把赵岩重新起诉到法院是有法律规定的,但是前提条件是,必须有新的事实和证据。莫少平说,在没有看到新的起诉书之前,他很难断定检控方是否有新的证据。
范亚峰是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的法学专家,对赵岩一案非常熟悉。他认为,检控方找到新证据的可能性比较小:(录音)
范亚峰也认为,中国政府在处理赵岩一案时,几次违法操作。他觉得这毫不奇怪,这是中国法律日益“工具化”的一个表现:(录音)
范亚峰举例说,前不久的蔡卓华案就是另一个法律服从于政治的范例。北京家庭教会牧师蔡卓华因为没经允许印刷宗教书籍而被判三年。但是,按照中国的法律,蔡卓华应该至少被判五年,而蔡卓华并没有可以从轻发落的行为,但是迫于政治压力,还是给蔡卓华只判了三年。
那么,现在恢复起诉赵岩是服务于一个什么政治目的呢?范亚峰肯定地说,一定是与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莫少平告诉本台说,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检察院现在已经起诉到法院,法院应该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以内,完成对赵岩的一审。但是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收到任何法庭开庭的信息。
自由亚洲电台申华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