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在全國首設“諍言獎”
2007.06.27 00:00 ET
(歡迎來信與我們分享您對這篇報道的看法)
雲南省政府一位高官25號在昆明宣佈,該省將在全國範圍設立“諍言獎”,以鼓勵民衆對雲南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民生問題提出意見、建議、監督和批評。下面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楊家岱的採訪報道。
雲南省副祕書長車志敏重複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所引用過的漢代政論家王充的話說,“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換句話說,屋子在漏雨--住在屋裏的人最清楚;當政者有過失--普通老百姓最瞭解。他表示,雲南省設立諍言獎就是基於這一認識。車志敏還說,廣納諍言,對於建設富裕、民主、文明、開放、和諧的雲南具有重要意義。
美國西東大學知名學者楊力宇說,雲南省設立諍言獎,看來是得到上面首肯的;這一舉措假如爲其它省所效法,並形成風氣,那對中國的民主化是有助益的:
“第一點,他這個動作不可能不經過中央批准。因爲地方政府是非常謹慎的。從深層意義看是有點民主意味在裏面;第二點我認爲如果雲南這樣做,其他省也會跟着做,因爲現在大陸真是開放,因爲我剛從大陸回來,非常開放,而且各省都競爭,我認爲別的省都會效仿,所以如果演變成全國,全省甚至各縣市都徵求各方諍言的話,對於中國的民主化應該是有幫助的。影響到其他省,那會形成風氣,所以是值得注意的。”
但是,這位學者表示,徵求諍言的範圍不包括政治領域,特別是廉政情況,這是雲南省所設諍言獎的不足之處:
“我覺得有兩個限制,第一個就是他講的 都是在經濟方面,民生方面沒有政治方面,現在中共除了民生,經濟問題外,政治上的人權,維權問題都沒有包括。第二,我覺得不完整的就是沒有特別強調貪腐,貪腐最應該被揭發,最應該有諍言。我覺得這兩點是最需要的。”
楊教授表示,中國現在最需要諍言的領域是其不獨立的司法體系:
“司法體系不獨立,根本是政治操控,現在法院和檢察院裏面還有黨委書記,而且中共的司法體系是怪里怪氣的,它是中紀委,省紀委自己監督自己,怎麼監督得好?在美國,在民主政治體制下有議會監督,媒體監督,有獨立司法體系的監督。”
北京的經濟學家茅於軾表示,雲南設立諍言獎的動機值得肯定,但是評獎者不應當是政府官員。他說,一個地方政府也許不便鼓勵民衆對國家的政治體制提諍言:
“出發點不錯,希望大家幫助政府把事情做好,但是現在政府的根本問題是要有一個政府之外的一個獨立的力量來監督政府,這纔是中國政治問題的首要問題。我看要評獎也不能從政府的立場看。現在不是政府願意出錢嗎?評不應該是政府評。”
記者:“他說三個方面就是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民生問題這些方面可以提意見,監督。但是沒有提政治體制。”
“一個地方政府肯定也不好提這個事。地方政府也可以做很多,接受監督的話,各地方都有政府之外的力量,怎麼處理之間的關係?利用非政府組織幫助政府做政府自己做不到的事。非政府組織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力量。他們都應該成長起來,一個多元化社會應該權力是分散的。中國的問題是權力太集中,政府什麼事都包了。”
這位學者說,中國決策機制的科學化和民主化還有待實現:
“決策機制我記得十幾年以前萬里就提出過‘要科學決策’但提到現在一點進步都沒有,問題是對政府缺乏監督,不監督的話,局勢就可以不受約束。”
雲南省諍言獎每年評選一次,獎金數額爲:特等獎5萬元,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分別爲3萬元、2萬元、1萬元。
這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楊家岱的採訪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