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生的中产阶层正在向两极分化

0:00 / 0:00

(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对这篇报道的看法)

最近一期《人民论坛》所载中国社科院学者张宛丽的一篇文章说,中国新生的中产阶层因遭遇来自精英阶层的排斥,向上流动的机会受阻,部分中产阶层正在滑入社会下层。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shoppers-beijing-200.jpg
图片:北京市一条主要购物街上的购物人流 (法新社)

张宛丽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中国目前存在三种社会地位资源配置关系:权力授予关系、市场交换关系、社会网络关系;这三种关系支配着中国新生的中产阶层,但是,社会精英们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授予关系“独霸发展机会”,“独吞利益结果”,对广大中产阶层形成排斥,中产阶层向上发展的机会因此受阻,尽管中产阶层一部分人会与社会精英即社会上层结盟,“变质为权力与资本的附庸”,但是另有一部分人正在滑入社会下层。

自由撰稿人、评论家曾宁表示,《人民论坛》这篇文章有关新生中产阶层的分化所作的观察符合实际:

“他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中国的中产阶级存在着进一步的分化或者进一步的两极分化,一部分中产阶级变得越来越富有,甚至进入精英阶层,进入上层社会,另一部分中产阶层走下坡路滑向下层社会。这个情况我觉得应该说是比较客观的,也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一个在一定程度上相对收入比较稳定的、相对生活比较富裕的中产阶级,人数在改革开放的某个时期的确在不断扩大。但是改革开放2、30年至今,我们看到的中国社会的两极分化、贫富悬殊越来越大。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富裕起来的那一部分处于中间阶层、中间社会的那一部分人士再进一步分化,其中一部分走向上层,另一部分滑向下层。”

曾宁说,权力授予关系、市场交换关系、社会网络关系是新生中产阶层赖以产生的三大因素,也将成为导致这个阶层分化的三大因素,其中权力授予关系是主要因素:

“这个现象的深层原因既有权力资源配置的因素也有市场介入的因素,同时也有社会关系网络的因素,我觉得起决定性主要作用的是权力因素,也就是导致中国中产阶级进一步的贫富两极分化的比较重要的因素。走向上层精英社会的那一部分人数不是很多,但是主要还是依靠权力资源的背景,在今天的权力社会仍然是官本位,权力左右一切的国情。中产阶层滑向下层的主要原因是丧失了权力的背景、权力的资源。”

曾宁说,在中国,如果没有权力背景,社会网络关系的作用不大:

“社会背景、社会网络这种关系在那个社会都是存在的。如果在一个比较自由民主的国家象美国,如果你是哈佛大学毕业的、或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在经商做生意的时候做得比别人更有优势,因为你有广泛的校友和同学的关系网络。比其他的一些人更容易成功。中国即使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北京大学毕业的,你有优秀的关系网络,但如果你仅仅有优越的社会关系网络,但缺乏权力背景和权力资源的网络,那你也不可能比别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美国约克学院教授、评论家周泽浩也表示,权力授予是中产阶层向上流动的最大助力,市场交换关系、社会网络关系则处于从属地位:

“我一个朋友说‘最近发了财,卖房子赚了,原因就是我跟区里管房产的那个人摆通关系了’。这就是一个例子,有钱的话,能够做很多。权力授予是比较有利的。其他东西都是附属的。中产阶级的市场交易离开权力的话就是零,社会网络也是以权力、以纲举目张来进行的。”

但是,这位教授说,在中国,权钱交易也是存在的---权有时可以用钱买:

“国内的问题是权可以拿钱来买,有钱的话可以把很多东西顺利地化解。赖昌星就是用钱办了很多事,他的事为什么追查不到,就是公安部长李纪周走不上去了,也是因为钱的关系,钱大于法。”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