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汽车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其目前的状况如何?中国汽车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又有多大?美国的亚洲基金会星期二在首都华盛顿举行研讨会,讨论与此有关的问题.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江楠的采访报道.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从中国国产的夏利,奇瑞,中华,到外国的丰田,大众,和宝马, 汽车品牌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而各国汽车公司互相竞争,争夺中国市场的情况,仍在热闹上演. “德勤”是世界著名的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自上个世80年代以来,已经在北京、广州、南京、深圳等多个中国城市设立了办事处.”德勤”中国业务集团的合伙人克莱伦斯-关在研讨会上表示,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了群雄争雄的局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市场有巨大的潜力,
”中国市场非同小可,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三大汽车市场。2003年,中国的汽车销售量是四百五十万辆,其中轿车差不多占到了一半.但是,目前中国平均每一百二十人才有一辆车,这一比率是欧洲和美国的一百多倍,可想而知,中国市场有多大的潜力.”
前美国商务部官员,”汽车战略”咨询公司负责人阿尔伯特-沃纳认为,可以把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分成两类:本土公司和在中国投资建厂的外国公司。这些外国公司在资金、技术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中国厂家同这些外国竞争对手间的差距还非常大,至少目前他们还缺乏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能力,
“今天,即便是最好的中国汽车公司,也达不到国际一流水平.坦率地讲,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自产汽车的质量还是差了一截.”
总部设在北京的”亚新科”公司向全球汽车制造商提供汽车零部件,在中国有八个生产中心.这家公司的总裁杰克-伯考斯基在研讨会上表示,过去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汽车公司相互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一个国家的汽车公司到另外一个国家投资,抢夺市场,但这些国家都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市场条件没有根本上的差别.但是,中国的情况非常不同,因为中国市场有明显的投资费用优势,
“从投资费用的角度来说,中国的市场同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市场有根本的不同, 中国的制造加工基地也同欧美日有根本的不同,。举例来说,一百美元在美国使用,买不到太多东西,但换算成人民币在中国使用,就不一样了.因此,对外国汽车制造商来说,应该利用中国的低投资费用,实现产品本土化.”
在研讨会上发言的,也有美国汽车工人工会”联合汽车工会”的代表史蒂夫-贝克曼. 贝克曼表示, 美国汽车制造商到中国投资,不能以牺牲美国工人的就业机会为代价.他同时称,在中国投资的低费用,不单单是市场自由竞争所致,还同中国政府的人为干预有关, “中国市场工人工资和报酬低的原因,不仅仅是由生产效率低,失业率高,资本不足等原因所导致的.人为压低工人工资是中国政府的一项策略,中国政府不允许中国工人组织独立工会, 并将带领工人争取权益的工人领袖投入监狱.”
根据中国”塞迪”公司的一项预测, 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仍将保持较大的增长势头,年增长率将达到百分之十三至百分之十七。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江楠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