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北京教区产生新主教人选

0:00 / 0:00

(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对这篇报道的看法)

北京最早将在这个星期任命李山神父为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梵蒂冈方面表示,李山神父是北京教区主教的合适人选。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天主教北京教区前任主教傅铁山四月逝世后,外界一直关注他的继任者是谁?北京此刻传出的消息称:在北京教区17号的一次选举中,新主教候选人李山神父以79.6%的得票率脱颖而出。西方主流媒体称,李山神父是梵蒂冈能够接受的主教人选。美联社援引梵蒂冈国务卿贝尔托内今年七月的一句话说,李山神父是北京教区主教“很好的、合适的人选。”

不过,了解内情的加拿大华人天主教神父尹雅白表示,李山神父是北京宗教当局所属意的人选:

“差不多半年前,宗教管理局去找那些神父说:现在选主教,你会选哪位?他们在试探。最初,很多人不想选李山,后来宗教局派政府的人去游说:还是李山好,还是选他。他们就这样,还是喜欢李山多一点。”

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大学荣誉退休教授朱永德表示,北京之所以推出一位为梵蒂冈所接受的主教人选,有可能--但仅仅是可能--北京想通过此举缓解西方对中国宗教自由状况的批评,并通过加强与梵蒂冈的关系来压缩台湾的国际空间:

“西方批评中国的一个就是宗教自由问题, 所以跟梵蒂冈的关系能够进一步推进的话,这一方面可以减低压力,同时另外一方面也想积极压缩台湾的对外关系,台湾现在还跟梵蒂冈有正式的关系。如果北京跟梵蒂冈的关系加强,相对地说跟台湾的关系会不会转弱?现在台湾陈水扁独立运动搞得非常厉害,虽然美国一再警告,但是台北还在照样搞。所以北京方面希望尽量在世界各地加强关系来压缩台湾的关系。这是北京的一个政策。”

在谈到中国政府对所谓西方宗教的态度时,朱教授说,中国共产党看来从天津教案等近代史事件中,得出了西方宗教应予排斥的结论:

“这跟中国近代史一、两百年的经验有关系。因为宗教问题从十九世纪,鸦片战争开始,从中国的立场来看,几乎每件事情,每一个大的冲突,国际关系都跟宗教牵涉在一起。 往往宗教因素非常重要。例如说天津教案的问题,山东教案的问题。所以中国共产党建立共和国以来,第一个最排斥西方的力量就是宗教的力量。”

尹雅白神父说,是波兰裔天主教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力量促成了前苏联和东欧共产党政权的倒台;鉴于这个教训,中共一直对梵蒂冈是防范的:

“约翰-保罗二世是波兰人,他当选教皇之后去了波兰很多次,因为他的访问,造成了‘苏东波’这个结局,推翻了他们的共产党政权。苏联,波兰,东欧的共产党政权为什么会倒闭?可以说约翰-保罗二世的影响力是很高的。所以共产党心里总是有这个阴影,对天主教是很害怕的。”

在谈到北京与梵蒂冈关系中的主要障碍之一--主教任命权问题的时候,尹神父说:越南模式可供参考:

“越南的模式就是提供三个提名,教宗选一个。”

朱教授说,北京与梵蒂冈在主教任命问题上都作出妥协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