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白帆。在这集调查报道专题节目中,我们针对四川成都一名三岁女孩意外死亡的个案展开调查 。
请听报道录音
今年六月下旬,四川省成都市的一起女童意外死亡案震惊海内外。该市青白江区"九千小区"的三岁女孩李思怡被发现在家中因饥渴死亡,孩子的母亲则不知去向。事件引起各界震惊,后来经过当地记者调查才发现,孩子是因为其母亲李桂芳将孩子反锁在家中,失踪多日后死亡的。
四川《成都商报》记者李亚玲是披露这一悲剧的第一位记者。李亚玲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是表示,她接触到这一案件时也感到十分震惊:(录音)
据了解,《成都商报》有关这一事件的报道同读者见面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读者流着眼泪谴责不负责任的母亲。多名知情者还向该报透露,长期吸毒的李桂芳并非失踪,而是当天她把孩子锁在家中之后出去到金堂县偷东西,结果被公安机关抓获,被送去强制戒毒。记者就这一情况向金堂县公安局查询,对方承认李桂芳确实在该县某戒毒所内强制戒毒:(录音)
那么,李桂芳被强制戒毒,为什么公安人员没有及时通知她的家人,也没有对其家中的幼女采取保护措施呢?记者就这一问题询问青白江区公安局,但对方回答说:(录音)
据了解,李桂芳原来是钢厂的职工,因为长期吸毒被工厂开除,以后还因为吸毒被公安多次拘捕,并被判三年缓刑。由于吸毒和一直没有工作,加上父母双亡,李桂芳生活困难。她的女儿先天不足,李桂芳没有钱买营养品,孩子经常靠馒头和水充饥,身体虚弱。因此李桂芳有时候到当地的超市或者杂货铺去偷面包和豆奶,被人抓住了就哭诉自己的状况,因此人们动了恻隐之心,也就将她放了。六月四日下午,李桂芳又到金堂县的红旗超市偷东西,被城郊派出所的警察抓获。记者采访了红旗超市,一位店员介绍事情的经过说: (录音)
红旗超市的另外一名店员表示,在一般的情况下,小偷小摸他们就教育了事,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报警:(录音)
据悉,后来经过毒品检查,李桂芳呈阳性。因此公安人员将她强制送去戒毒。而她在反复要求公安人员安顿她女儿对方没有答应的情况下,将自己姐姐的电话给公安人员,要求对方通知自己被拘捕的消息并照料在家中的女儿,但公安人员打了两次电话没有通,也就放弃了。本台记者多次追问金堂县公安局工作人员是否了解李桂芳三岁女儿被单独锁在家中的情况,对方最后予以承认:(录音)
一位自称同李桂芳一同被抓的吸毒人员给《成都商报》热线打电话时表示,她同李桂芳一起被抓,李哭着要求警察先放了她,等她先回家把孩子托付给别人回来后再自首,但警察没有理她。就这样,吸毒的母亲不负责任地将女儿反锁在家中,而不负责任的公安人员对一位母亲的哭诉置之不理,终于导致三岁的女孩李思怡锁在家中十七天之久,最后死亡。六月二十一日,青白江公安分局团结村派出所的公安人员在该区的"九千小区"一个单元房内发现了李思怡的尸体。记者打电话给团结村派出所,试图了解有关情况,但对方婉言拒绝记者的采访:(录音)
据悉,事件被披露后,成都市公安局警务督察处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金堂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以及青白江区分局团结村派出所的民警在办理李桂芳强制戒毒过程中,对造成其三岁的女儿李思怡因无人照顾而饥饿死亡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成都市公安局还因此将金堂县公安局政委、城郊派出所的所长、副所长,以及青白江分局团结派出所所长在内的多人停职检查,对办案过程中有严重渎职行为的四名警察移送检察机关。记者采访了金堂县公安局的多位警察,他们对自己的同事在执行公务过程中所造成的这一悲剧表示遗憾,一位警察说:(录音)
另外一名警察说: (录音)
虽然这些普通的警察对事件感到遗憾。然而,据海外新闻网站多维新闻网的消息,《成都商报》记者在揭露这一案件之后,成都市公安局虽然对有关人员迅速作了处理,但为了掩饰真相,竟然施加压力,不准《成都商报》进行追踪报道。不过李亚玲还是无畏地将报道公开,并在报道附记中表示,欢迎新闻界同行引用她的报道。李亚玲也是位母亲,她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进行这一事件的采访报道使她感到心情十分沉重: (录音)
她认为,社会上应该有更多的爱心和人性来关注儿童: (录音)
以上就是有关三岁女童因母亲被拘捕在家中饥饿死亡的调查。在这一调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位女童的母亲李桂芳吸毒并将孩子留在家中固然是造成孩子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公安人员漠视李桂芳的请求,是导致三岁的李思怡死亡的直接原因。此外,李桂芳作为吸毒人员已经有前科和案底,明显没有抚养她女儿的能力,有关部门为什么没有早些采取措施来中止她的抚养权,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事实上,公安机关在拘捕犯罪嫌疑人或者收容无证人士的过程中,屡屡出现类似的悲剧。不久前发生的大学生孙志刚在广东被收容、最后被殴打死亡的案件,就凸显了公安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问题。尊重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人权,不仅是中国政府签署国际人权公约后作出的庄严承诺,也应是改进执法,提高执法文明的重要标准之一。
(如果您亲身经历或者了解类似的个案,欢迎给本台记者白帆写信。来信请寄香港邮政信箱28840号,或者发电子邮件,地址是:zhongp@rfa.org来信中请一定注明您的电话号码,以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