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白帆。在这集节目中,我们针对一名民间医生同公安机关的债务纠纷展开调查。
陕西省紫阳县高桥镇的退休医生屈定文今年六十八岁,他一生乐善好施,治病救人,退休后在镇上开了一个诊所和中药店,因为医术高明,病人和顾客甚多,因此生意兴隆,再加上他的妻子和儿子们各自又有自己的运输和百货生意,所以家庭殷实。周围的邻居乡亲有时候有困难借钱用,屈定文一家大多数时候都是有求必应,因此在当地颇有些名望,被选为居委会的负责人。然而,屈定文医生晚年平静而富足的生活却因为同紫阳县公安局下属派出所的一笔债务纠纷而被彻底改变了。
那是一九九八年的元旦,紫阳县公安局下属的芭蕉乡派出所所长向屈定文借钱,说上级要求按照指标购置警车,但是派出所的钱不够,希望他能借给派出所一些钱买车,并保证一个月后还钱。屈定文当时毫不犹豫地借给了芭蕉乡派出所三万两千元。屈定文介绍当时借钱的情况说:(录音)
屈定文本以为公家借钱买警车,还贷不应成问题,但他没有想到,他出于帮助派出所的初衷借钱给派出所,却埋下了祸根。两年过去了,派出所并没有按照事先的约定还款,经过屈定文一家的再三催要,2000年派出所才还了九千八百元,至今已经六年过去了,派出所还拖欠二万二千元,更令屈定文感到意外的是,派出所后来经过人事变动,原来的领导竟然赖帐:(录音)
民间俗话说;“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屈定文以为自己将钱借给公安局,公安理所应当尽快还给他,因此据理力争,向公安讨要那两万多元欠款,但没有想到此举给他带来了麻烦。从2003年六月开始,公安开始在他民间借贷上做文章,调查情况,搜集证据,在他病重期间也对他审讯,并威逼他的家人,屈定文介绍说:(录音)
屈定文的儿子屈小华至今难以忘记德高望重、仍在病中的父亲被带走的一幕:(录音)
屈小华还介绍说,当时公安人员还对他勒索,他没有办法,只好想办法请公安人员吃喝玩乐:(录音)
最后,在他们经过多次讨价还价、缴纳了五万元罚款后,屈定文被放了出来,屈小华认为,公安的做法如同土匪绑票:(录音)
为了核实他们所介绍的情况,记者采访了紫阳县公安局的政委肖强,他承认了公安局下属派出所向屈定文借贷的事实,但他表示这是违规的, 上级并不知情:(录音)
同时他还表示,公安借贷同屈定文被处以罚款是两回事:(录音)
那么,屈定文是否进行非法放贷呢?记者就这一问题首先询问屈定文本人,他解释说:(录音)
记者又电话采访了曾经向屈定文借款的当地居民朱必兰,她表示,自己因为孩子上学没有学费向屈定文借了数百元,至今没有还,屈定文是帮助她的,并不是放贷:(录音)
贾仕吉也曾经向屈定文借款数万元,他表示,借贷主要是因为他们需要帮助,而不是屈定文对外主动放贷:(录音)
他还表示,屈定文家里的收入主要靠给人看病、汽车运输和开办超级市场,放贷款的利息不是主要收入来源:(录音)
贾仕吉认为,当地的生意人从银行贷款困难,私人借贷是一个补充,并不应该因此被罚巨款:(录音)
据调查,公安部门在调查了屈定文所谓非法经营的证据后,准备通过检察机关对屈定文进行起诉,但检察机关认为证据不足予以驳回。当记者采访紫阳县检察院的检察长李纪虎时,他证实了检察院曾驳回公安机关对屈定文的指控:(录音) 屈定文的儿子屈小华对记者表示,公安机关从他家里贷款,而别人借款就成了非法借贷,其根本原因就是公安机关认为他们当初不因向公安讨要欠款:(录音)
因为所有贷出款项的一百多万元的借据都被公安扣压,屈定文的儿子不得不卖掉自己跑运输的车辆,到北京上访。屈小华回忆进京上访的经历, 至今仍然感到心酸:(录音)
屈定文医生介绍说,因为这起债务纠纷,他的家庭生活受到巨大的影响:(录音)
今年六十八的屈定文表示,他之所以有这样的遭遇同他一贯的个性有关:(录音)
不过,屈定文表示,身家曾经有上百万的他,并不在乎派出所欠他的两万多元,他所在乎的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做人的尊严。屈定文表示,将在今年一月初起诉公安局,直到讨回公道:(录音)
(如果您亲身经历或者了解类似的个案,欢迎给本台记者白帆写信。来信请寄香港邮政信箱28840号,或者发电子邮件,地址是:zhongp@rfa.org来信中请一定注明您的电话号码,以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