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落的情绪中挣扎---中国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之二)

《调查报道》节目采访编辑、主持制作:白帆

针对中国心理健康的状况继续展开调查。

suicide_women_xian-150.jpg
西安警察成功阻止一名企图跳楼自杀的妇女。05年7月法新社照片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心理健康问题困扰着中国各个阶层和各个年龄的人群。除了曾被称作是天之轿子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以及社会地位逐步提高的大学教授有心理健康问题之外,中国社会的其它阶层群体中,有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也很大,而且在逐步加大之中。

抑郁症是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在全球引发其他疾病的病因中排在第四位;同时,抑郁症也是让人失去正常能力的首位疾病。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下降,身体健康状况也会随着下降,并且成为家人的沉重负担,抑郁症同时也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下面是一位曾经在公司工作的白领工作人员对记者谈了自己得抑郁症之后的感受: “就觉得浑身没劲、昏沉沉的、有一段时间都是这样的。头昏、不舒服,也去过医院,还是觉得没力气。我也说不清楚。就是有的时候会有一些想法。有的时候就像是有梦,有梦里的感觉,非常恍惚。我以为是在恍惚中。”

有的时候就像是有梦,有梦里的感觉,非常恍惚。我以为是在恍惚中

她还表示,受到抑郁症的折磨,她几乎失去生活的信心:“有时候我出去就觉得有些弱,做什么事情觉得没有力气。做得比以前不好。”

据她的家人向记者介绍,这名患者目前已经停止工作,整天坐在家中,不说话,也无法做事情。连以前很喜欢的烧饭等事情也生疏不会做了。他们为此感到十分担忧,病人本人也十分痛苦。

山东淄博市精神病医院的心理医生孙萍对记者介绍,中国患有抑郁症的人很多,但大都因为忌疾讳医,不到医院或者心理医生那里求得帮助和治疗:

“目前来说,跟前几年相比,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就诊率明显比以前增高。但是目前从对社会大众的了解来看,他们对这方面的了解还是不多。有很多人,比如说一些老年人群在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和心理疾病的时候,他们大部分还是倾向于去综合医院治疗。治来治去不见效,就辗转到我们医院来治疗。但是这种情况在青少年当中要好一点,青少年一旦有心理方面问题,来咨询和治疗的情况要好一点,比如说一些学生自己出现学习问题的时候、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时候,他们自己就会到我们这里来寻求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帮助。一方面抑郁症也有自愈的过程。有的人在持续几个月的抑郁期后因为环境因素和其他因素的改变而自动好转,有一个缓解期。但是有些病人即使有缓解期,但缓解期不明显,如果不及时治疗,发展到最后可能会产生一些悲观厌世的倾向,甚至有一些病人有自杀的念头,或者采取自杀行为。如果出现自杀这种行为那就是比较严重的。除了冲动型的自杀以外,大部分人还是由于抑郁而自杀。”

多年担任心理医生的广东康宁心理咨询热线的詹春华医生对记者介绍说,抑郁症患者到他那里咨询的人数众多。他认为,对抑郁症患者如果不及时救助治疗,发展下去会有很严重的后果:“自己痛苦、还有增强家庭负担,因为他会不断地看病、什么药都吃,这样就造成了很多的浪费、很多的家庭负担;还有一个就是劳动力的下降。抑郁症的病人可以导致精神的全面瓦解。这些都是比较严重的问题,造成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

他还分析了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以及发病的原因: “在现在这样的社会里面,观念的变迁太快了,加上节奏也很快。体现在几方面:首先是婚姻问题,国内的这个问题恐怕比外国还要多。出现了一些比如说婚外恋、网恋这些东西。婚姻下降是很突出的;还有青少年、儿童方面的问题,现在出现的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导跳楼的太多太多了,甚至现在中学、小学生的问题很多很多,就是因为教育体制的问题。学校学生、老师为了争取升学率,压力是非常非常大的,导致青少年问题非常突出。还有企业转型,导致很多人下岗、分流,他们面临的问题也非常突出。还比如说高级白领的压力也很大,但他们会更多地求助心理医生,所以这个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

据了解,心理疾病除了抑郁症之外,还有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等多种,某些心理心理疾病如强迫症发展严重的会导致精神分裂症。而抑郁症得不到治疗往往会引发自杀、犯罪、吸毒或者玩游戏机成瘾等许多社会问题。广州康宁心理咨询热线的詹春华医生从九三年就开始进行心理咨询工作,而且在前十年间完全是义务的,分文不取。他介绍目前前来咨询的病人的情况说,妇女咨询的有很多,往往婚姻出现问题的时候妇女更希望能够得到心理医生的帮助:“比如说以前对婚姻、对儿童教育大家都是安于现状,虽然不太满意还是将就着过。但现在就不是这样了,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他要追求生活的满意度、要讲究自己个性的发挥、有很多很多东西要考虑,所以这个时候他就要考虑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一些东西,就会放弃一些东西,那么婚姻就会瓦解。”

在转型的条件下,原来大家虽然不是很富裕但都差不多,那种平均主义心理持衡的机会很小。但现在有的人飞黄腾达了,而自己不是这样,那就会有比较,有了比较就有差距,有了差距就可能出现心理失衡

据西方的心理健康机构的研究,中国因抑郁症引发的自杀模式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在西方国家,男子的自杀比例要高于女子,但中国恰恰相反:女子自杀的比例高于男子,而且其中百分之九十的自杀妇女是生活在农村的。由于中国人口庞大,中国妇女自杀的人数竟占全世界每年自杀妇女总人数的一半,其中从16岁到26岁年轻妇女自杀的比例尤其高。詹春华医生认为,中国妇女自杀比例高,同中国妇女承载的心理压力过大有关: “我觉得中国妇女的自杀跟社会地位有一定的关系,还有另外一点就是她手头上拥有的东西相对会比较少。比如说她遇到婚姻问题就比较容易会成为受害者。还有其他的比如说工作上比男性承受更多的问题,还有生孩子也会产生很多的问题。还有她是女性,受到性骚扰的机会可能也会很多。这些都会造成她的很多困扰,所以相对来讲她的自杀率会相对高一些。”

他还分析说, 中国农民和农村妇女自杀的比例高还同农药管理不善有关: “会与农民的生活条件有关。还有和农药的管理有关。农药随手可得,所以遇到情绪激动、想不开的时候随手就可以从床底下拿到一瓶农药。农药的销售有一个严格的管理就会好很多。比如说他现在想自杀,但农药很难找到,等找到的时候,也许自杀的念头就动摇了。”

深圳宝安区慢性病医院心理健康中心的程主任对记者表示,其实,有抑郁症等心理问题和自杀倾向的人不仅是农村妇女等弱势群体,在城市内事业有成的商人,也有很多有心理问题和自杀倾向: “其实有些人有自杀念头是有隐秘性精神障碍的,有隐秘性的焦虑症。他们享受高官厚禄、很富裕、甚至有点名气的,都不愿让别人知道,甚至老婆都不知道。往往自杀率非常高。这些没有去看病的人是没有办法估计到的。”

据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Lancet)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总体的自杀率已经达到十万分之二十三,大约相当于美国的两倍。这么高比例的人自杀,除了上述的原因外,还有哪些社会原因呢?詹春华医生分析说:“在转型的条件下,原来大家虽然不是很富裕但都差不多,那种平均主义心理持衡的机会很小。但现在有的人飞黄腾达了,而自己不是这样,那就会有比较,有了比较就有差距,有了差距就可能出现心理失衡。这可能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竞争,这当然西方国家也有,但在有序的条件下还好,如果是无序的竞争,那带来的问题就会更多。”

那么,面对中国社会心理健康的问题,先有的医疗条件和设施是否能够帮助这些心理健康有障碍的患者呢?中国社会对于心理健康问题是否有足够的重视和宽容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集的报道中继续展开调查。

(如果您亲身经历或者了解类似的个案,欢迎给本台记者白帆写信。来信请寄香港邮政信箱28840号,或者发电子邮件,地址是:zhongp@rfa.org来信中请一定注明您的电话号码,以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