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针对江西省贵溪市扶贫过程中出现“形象”工程的有关情况展开调查。
在福建打工的江西省鹰潭地区贵溪市塘湾镇的农民黄先生日前给自由亚洲电台听众热线节目主持人纬廉打电话,他在电话中说: (录音)
记者近日电话采访了这位黄先生,他介绍了当地政府在扶贫过程中大搞形象工程的情况: (录音)
扶贫官员:扶贫款僧多粥少
为了核实他所介绍的情况,记者电话采访了贵溪市塘湾镇政府一名姓周的官员,她表示,当地确实有贫富不均的情况: (录音)
她还介绍说,当地条件有限,无法对所有需要的村庄和村民进行帮助: (录音)
记者又采访了贵溪市扶贫办的工作人员黄建国,询问在扶贫工作中是否有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的问题,他对此表示否认: (录音)
不过,江西省扶贫办一位姓蔡的官员表示,在扶贫工作中确实有僧多粥少的情况,但他表示,很多扶贫款以及扶贫工程的确定是由地方政府官员决定的: (录音)
村民:扶贫形象工程大肆铺张
但是,那位黄先生表示,实际上,很多当地的农民生活困难,但得不到政府得帮助,因为政府官员不愿意到偏远的乡下扶贫: (录音)
为了了解当地村民的生活状况,记者打电话给塘湾镇政府附近的一名村民,这名村民表示,因为她所处的位置同镇政府机关较近,因此她那里修了公路: (录音)
但是,离政府机关和公路较远的村则没有那么幸运,金源村的一名村民对记者表示: (录音)
另外一名村民对记者介绍说,他们那里的扶贫款很少,对于贫困村民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录音)
另外一名村民表示,基层官员在发放扶贫款的时候,往往给自己的亲属和熟人,真正需要救济的人往往只能象征性地得到很少的补助: (录音)
据调查,江西省鹰潭市所属的贵溪市是个县级市,下属的塘湾镇、金屯镇地处山区,部分地区条件恶劣,其中的苏家村、金源村、山坑村等条件很差,但政府却没有雪中送炭进行重点扶贫,但大桥村和潘家村条件较好,根本不需要扶贫,但当地政府却锦上添花进行帮助。记者询问贵溪市扶贫办的黄建国有关大桥村的情况,他表示,那是省领导的亲自抓的工程: (录音)
在福建打工的那名黄先生介绍说,实际上大桥村就是当地的形象工程: (录音)
他认为,地方政府官员进行所谓的扶贫根本就是弄虚作假,他们以自己的升官为最高利益,当地的官方媒体也推波助澜: (录音)
这位黄先生希望当地政府真正考虑到偏远农村的需要,帮助那些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农民: (录音)
各位听众,以上就是有关江西贵溪市在扶贫过程中出现形象工程的调查。事实上,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不仅在江西存在,在全国各地也比比皆是,并且正在成为城乡差别以及贫富悬殊等严重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诱因.
如果您亲身经历或者了解类似的个案,欢迎给本台记者白帆写信。来信请寄香港邮政信箱28840号,或者发电子邮件,地址是:zhongp@rfa.org来信中请一定注明您的电话号码,以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