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文章只代表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加拿大联邦法院对赖昌星遣返案的审理,最紧张的不是赖昌星本人,而是远在地球另一半中南海当权者,这种情形在中共十六大之前已经发生过一次,在准备十七大的六中全会召开之前再次发生,应该不是巧合。这种情形多少说明,离开中国多年的赖昌星,对于中共高层的权力斗争依然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变数。
加拿大法院的判决,客观上帮助中共排除了一个非稳定因素在关键时刻可能发生的作用,让中南海中有些人额手称庆。但是也暴露了中共两个十分严重的问题,首先远华案的主犯尚在争取引渡之中----人还没有到案,已经有包括赖昌星兄长在内的多人不明不白地死于狱中,并且已经有 21人被判处死刑,其中不乏有头有脸的中共高官,加拿大法院暂缓遣返赖昌星的理由是,中国司法制度存在缺陷和没有人权保障,这应该是中国人权白皮书绝妙的注脚。
其次是中共高层出现了权力斗争僵局,内部改革的动力几乎已经全部窒息,俨然是一个"脑死亡"的活死人,胡温与曾庆红的太子党实际上是中共的一体两面,他们的根本利益已经基本一致,目前的正在进行的较量,实质上是争取各自的更大利益。这也是为什么"胡温政权忍气吞声遮丑"、"胡锦涛推进的改革要以自由民主为代价",因此才有人热切地寄希望于远在天边的外部因素。
国际社会显然已经看穿了中南海"攘外必先安内"本质,因此就有了"布什与欧洲携手调整对华政策:民主化摆上议程",本期特别组织了"美欧携手促进中国民主化"??,不管是柏林举行"全球支持中国和亚洲民主化大会",还是流亡美国的中国社会民主党与欧洲社会民主党的交流,一个与国内如火如荼维权运动相呼应的海外民主运动,也正在变得鲜活起来。
本期刊登了著名学者郭罗基先生在柏林"全球支持中国和亚洲民主化大会上" 的发言,介绍了他对"民主运动和维权运动"比较研究的心得,他说:"打仗的时候,高明的军事家总是将一支军队兵分两路,形成犄角夹击之势。民主运动和维权运动本来已经对中国政府形成犄角夹击之势,非要将两者合而为一,是很不明智的。……总之,民主运动和维权运动既不能互相取代,也不能彼此隔绝,必须呼应配合,齐头并进。"
而中国民主化面临最大的阻力就是中共的一党专制。配合纪念六四 17周年和文革40 周年,本期推出"文革与六四"特辑,希望通过"对文革到六四历史时期的再思索",探究中国民主化的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本期特稿作者是"北京派遣到香港的间谍"介绍他的亲身经历:"我是怎么成为一名国家安全部特工的?"本期专稿是鲍朴先生编辑出版《紫阳千古----赵紫阳纪念文集》的心得"赵紫阳的政治智慧"。承蒙各位新知旧雨的爱护支持,本刊喜逢佳作云集,衷心期盼能不断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张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