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烈・萨哈诺夫(Andrei Sakharov)

(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只代表评论员个人的观点)

在这集节目里,我给大家介绍对中国的现实政治社会有重大关联的一位英雄人物,他就是前苏联著名的人权斗士安得烈-萨哈诺夫。

萨哈诺夫从各个方面来讲,是一位具有才华的人,但他首先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是苏联最杰出的核物理学家,被公认为苏联的"氢弹之父"。他于1921年5月21日出生于莫斯科,在上莫斯科大学时,才华横溢,毕业后分配到兵工厂工作,二战结束后,萨哈诺夫被调到苏联核武器研制部门,从事长达20余年的秘密科研工作。在1953年,年仅32岁的萨哈诺夫成为苏联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从50年代后期开始,他是苏联最权威的世界级科学家。

萨哈诺夫是一位脾气温和,说话轻声细语的人,但是和中国的许多高级科学家不一样,他对高官厚禄不感兴趣,反而始终保持自己良心的纯洁和头脑的清醒。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萨哈诺夫并不是一个狭隘的的,目光短浅的民族主义小人,他把苏联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人权进程紧紧相连,是一个常常以真话和实话来和苏共领导人唱反调的勇敢的人。

早在1957年,在从事核武器研究时,萨哈诺夫就发表文章暴露核试验给老百姓带来的核幅射危害。他还同时对共产党国家以政治代替科学的李森柯主义多次上书赫鲁晓夫表示反对。到了60年代,萨哈诺夫逐渐认识到,在一个极权专制的共产主义国家里,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政府和领导对老百姓基本人权和人格的完全漠视。他认识到自己虽然是苏联的头号科学家,已经把苏联作为一个国家建设成一个武装到牙齿的超级大国,但是苏联的人民都没有最基本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1970年,萨哈诺夫,这位氢弹之父,迈出了勇敢的一步,在苏联成立了一个叫"人权委员会"的组织,他的绝大部分追随者被逮捕流放,但是因为萨哈诺夫大名鼎鼎,苏共当局一时对他束手无策。这样,萨哈诺夫以极大的勇气和良知,成了苏联极权之下人权的领袖。1975年,他被光荣地授与诺贝尔和平奖,但是共产党拒绝让他出国领奖。

1980年,恼羞成怒的布涅日烈夫将萨哈诺夫抓起来,流放到边远的高尔基城,一过就是6年。1986,已经成为总书记的改革派戈尔巴乔夫解除了萨哈诺夫的流放和监禁。萨哈洛夫继续不懈地为人权而奋斗,1989年,在基层的民主选举中,萨哈诺夫被选为人代会代表,同年12月14日,萨哈诺夫不幸逝世,终年68岁。不过那时,柏林墙已经倒下,苏联也正在解体,全球范围内的民主人权运动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中国,以方励之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级科学家,也以真话和勇气为武器,艰难而充满信心地走着萨哈诺夫曾经走过的路。

(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史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