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只代表评论员个人的观点)
在这集节目里,我给大家介绍为中东和平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以色列前工党领袖,前总理伊扎・拉宾。
在介绍拉宾之前,我先来说一说以色列为什么几十多年来和巴勒斯坦人格格不入的历史背景。在很久以前,以色列人的祖先和巴勒斯坦人的祖先都生活在巴勒斯坦这块土地上,可是,公元前一世纪,已经落入罗马帝国手中的巴勒斯坦遭到罗马人的大清洗,而其重点打击对象就是犹太人。从公元前63年开始,犹太人被迫流亡四海,远离他乡,没有自己的祖国,没有自己的故土。19世纪后,一群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开始倡导犹太复国主义,号召世界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重建家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联合国在1948年5月通过决议,将巴勒斯坦分为三部分:一为犹太国,也就是以色列国,二为阿拉伯国,三为国际共管的耶路撒冷。但是这个决定遭到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以、阿之间为此大打出手,战火不断。在这些战争中,阿拉伯人屡次失败,导致巴勒斯坦人被赶出家园,流落他乡。1969年巴解组织在阿拉法特领导下更扩大了对以色列的对抗。
在以色列内部,反对和摧毁巴解组织的情绪一直非常强烈,中间温和派几乎无法存在。可是世界和平又要求冲突的双方尽量冷静下来谈判。而第一次认认真真坐下来和巴勒斯坦人谈判的就是1992年成为以色列总理的伊扎・拉宾。
拉宾1922年生于耶路撒冷,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参军,历任以军各种职务,包括旅长,总参作战部长,军训部长,及总参谋长等职。1967年的"六天战争"中,拉宾是总指挥,获得全胜,成为全国的英雄。1968年,拉宾出任驻美国大使,是亲美派的领袖,1974年回国以后,当选为工党领袖并出任总理,但是由政治舞弊和丑闻,而被迫下台。1992年拉宾重新出任总理,顺应历史潮流,在美国的促成下,和世仇阿拉法特和谈。1993年9月13日,拉宾和阿拉法特在白宫向和平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并于1994年和阿拉法特、以色列外交部长佩雷斯一起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但是,拉宾的进步措施激怒了以色列的极端份子。1995年11月4日晚上9点40分,一位名叫Amir的27岁极端份子,向拉宾开枪,这位身经百战的战斗英雄就这样死于自己同胞的枪下,终年73岁。他的孙女在动人的悼词中说:"他们干掉了我的爷爷,同时,也干掉了和平的希望"。
(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史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