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從大惡到大善--蘇聯創建立和解体的聯想

俄國前總統葉利欽去世了,世界上又少了一個帝國終結者。回顧葉利欽的生平,也就是回顧蘇聯的歷史,尤其是蘇聯解体的歷史。

蘇聯這個名詞在世界歷史上与其說是一個國家,不如說是一种政体。從建立到解体,蘇聯在人類歷史上創立了兩個先例。第一是通過政變推翻合法政府,然后用暴力鎮壓政治反對派,建立起一個依靠專政治國的政權,然后對整個社會進行全盤改造。“政變”、“專政”、“社會工程”和“改造人”這些名詞在俄國十月革命前是非常罕見的,而十月革命等于是給那些形形色色的政治野心家和政治狂人提供了一個啟發:原來政治權力可以通過這种暴力手段獲取,而對社會的支配欲也可以在“改造社會”的名義下輕易實現。而這個先例的產生,与其說是所謂歷史必然性的結果,不如說是像列宁那樣具有堅定意志和不擇手段的政治家的胜利。

如果說蘇聯的建立在人類政治歷史上開創了一個惡的先例的話,那么它的解体倒是恰恰相反,在人類歷史上創立了一個獨裁權力也可以行善、甚至自動放棄對國家和社會的控制的先例。蘇聯毫無疑問是世界歷史上最后一個帝國,即一個通過領土擴張建立起來的、用政治權力和武裝力量所維持的多种族多民族的國家。

今天很多左派喜歡談論所謂“帝國”,說美國是今天的“世界帝國”,這是一种毫無歷史常識的說法。二十世界真正的帝國是蘇聯,法西斯德國和軍國主義日本都太短命,而且都和戰爭聯系在一起,作為帝國并不持久。在世界歷史上,還沒有一個帝國和平地接受再也無法維持下去的現實,自動放棄帝國的權力,和昔日被控制的帝國各部分平等談判、和气分手、再建立松散的聯合体。絕大多數帝國都不甘心垮台,最終是在軍事失敗中分崩离析或者被新帝國取代的。但蘇聯不是這樣,在世界歷史上它是唯一一個在軍事力量達到鼎盛時期不戰而降、和平接受解体的帝國。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不能不說這是蘇聯了不起的地方。

哲學上有一個詞叫“吊詭”,用在歷史上可以指那些不可思議的而恰恰發生了的充滿了辨証意味的事件。在這個意義上,蘇聯從聚到散七十多年的歷史之吊詭之處,就在于它的建立是最大的惡,而它的解体又是最大的善--說它是最大的善,是因為我們難以想象,以蘇聯那樣龐大的軍事力量,如果它的統治集團堅決不肯放棄權力和對帝國的控制,那么對世界究竟意味著什么。

那么,為什么這個不可思議的大善會發生在蘇聯呢?這又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又一個難以解答的問題。人們通常用經濟停滯、体制僵化和人心思變作為解釋蘇聯解体的重要原因。這些可能都很重要,但我想,在蘇聯面臨体制性危机的重要時刻,如果掌權的不是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而是任何一個共產党強硬派,那么,以蘇聯當時的所謂“硬實力”和帝國的龐大版圖,它完全可以挺過危机,然后不死不活地拖上很多年,讓整個世界為它的苟延殘喘付出代价。在這個意義上,蘇聯的解体又是在和十月革命相反的意義上重現了個人在歷史關頭的重要作用:當年列宁的大惡創立了蘇聯帝國﹔七十多年后戈爾巴喬夫和葉立欽的大善又導致了這個帝國的解体。這難道不又是一個歷史的吊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