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評論﹕愛國、誤國与賣國、害國
1999.11.28
中美關于中國加入WTO的談判及協議再度刺激了中國人政治神經中最敏感的部位,那就是當權者是否賣國的問題。盡管中共當局与美方商定,在獲得本國的議會批准之前,不公布協議的細節。但是,美國作為民主國家,不可能完全封閉消息,因此中國大陸的輿論一般都從美方公布的消息中,略知了中美協議的大概。消息傳開,海內外的知識分子攻擊江澤民朱鎔基的呼聲相當強烈,指責他們在這次中美談判中出賣了中國的經濟利益以討好美國。 耐人尋味的是,對中共的專制政治制度持支持態度的人,往往更傾向于批評中共對美國讓步太多。他們平日以愛國來替自己反民主的政治理念辯護,今天又站在愛國的立場,批評江澤民朱鎔基對美國作過多讓步。殊不知,正是這些自稱愛國而實愛專制的人應該對今日中國大陸被迫在准備不足的形勢下對美國讓步負相當的責任。 中共与美國談判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長達十三年之久,創下世界記錄,原因何在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共當權者害怕背賣國的罵名,不知審時度勢,一再貽誤時机,使談判形勢對自己越來越不利。被中國海內外傳媒贊譽為"中國鐵女人"的主要談判代表吳儀,為表白自己愛國之激情,不僅多次在談判中与對方唇槍舌劍,而且不惜當場大哭,使對方完全莫名其妙。這种非理性的談判態度,對民主國家的代表是難以想象的,但是在專制國家,尤其是在腐敗的專制國家卻絕非偶然。在多年的談判中,美國人一直都很清楚自己要什丑A但是中方則不然,只知道針鋒相對,你越是要,就說明我越不能給。 中共當局打腫臉充胖子,說十三年談判如何歷經艱難,終于獲得成央A但是卻只字不提,對方的要价在這個過程中不是越來越低而是越來越高。中美雙方過去曾經因為在農業問題上談不攏,使中國入關民咫@簣。今年春天,朱鎔基之所以以為自己美國之行會馬到成央A就是因為中國方面完全滿足了美方原來在農產品貿易方面提出的要求。不料,美方又堅持要進入中國的服務產業,特別是金融。既然如此,中共何不早与美國達成協議,為什五n拖到今天接受更不利的條件呢? 中共當局貽誤時机,不僅僅是談判策略的失誤,而是對中國整個改革策略失誤的結果。前几年,中國大陸的經濟在強勁的出口需求推動下高速增長,中共當局者忘乎所以,在國內,遲遲不敢對國有企業開刀,而是百般關照,對國外,則夜郎自大,自以為各經濟強國為了在中國的大市場中分一杯羹,會俯首貼耳。但是,拖延改革的結果,使中國經濟失去了活力,一旦出口停止增長,各种內部矛盾急劇尖銳化,為中共當局者始料而不及。 愛專制之中國者必誤國,這是因為他們以對抗西方民主國家為由,行保護國內腐敗勢力之實,而國內腐敗勢力之增長,必壓制國家的生机。對于專制統治者來說,誤國的必然后果就是不得不賣國,賣國民之利益以保專制統治。中國自上世紀中葉以來的歷史,多次証明了這一點,不幸的是,今天中國又在重演歷史。 由于國內經濟形勢不斷惡化,中共領導人終于認識到,再拖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果可能會十分嚴重,因為他們對自己有沒有能力推動改革,恢复經濟增長,已經失去信心。另一方面,對國有企業的极度失望,使他們對外國資本介入中國經濟寄以越來越大的希望。他們希望外國資本与國有資本相結合,會給他們的專制統治提供一個新的經濟基礎。中共領導之所以力排眾議,下決心不惜代价,与美國達成"入世"協議,其主要動机即在于此。 讓中國盡快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這一決策本身是對的,但由于當權者動机不純,難逃賣國之嫌。中美簽訂協議之后,中共當局一再強調,這是一個雙嬴的結局,事實果真如此嗎?貿易談判,只有在雙方充分代表本國多數人的利益時,才有可能實現真正的雙嬴。但是,由于經濟實力對比的懸殊和政治過程的扭曲,真正的雙嬴是不多見的,對腐敗的專制國家与強大的民主國家之間的談判而言更是談何容易。 中共領導人一再強調,為了中國的長遠利益,對美國作讓步是必要的,此話不假,但是,他們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有沒有作出對中國不利的讓步呢?本人將在下篇評論中對此作進一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