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評論﹕“六四結”不解,“和諧”無解--寄語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

据報道,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將在十月份舉行。“和諧社會”將成為會議關注的重點議題。据有關報道稱:自胡、溫登上獨立執政的中共大位以來,從“三個文明”(物質、精神、政治)到“四個建設”,“構建和諧社會”被納入了執政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國大陸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卻伴隨著社會不公正的加劇和公共服務的嚴重缺位,已經到了必須格外重視的地步。圍繞改革路徑的爭論,也一度在學術界和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和諧社會”的議題第二次進入了中央全會的視野。

据香港《大公報》報道,中共中央曾於去年在中央黨校舉辦了一次省部級官員的“和諧社會專題研討班”,而這些官員佔了中央委員會的絕大部分。因此,“省部班”之後各地在構建“和諧社會”方面取得的經驗、遇到的問題等,都將在六中全會上得到溝通協調。另有專家預計,如何發揮“新階層人士”在和諧社會中的作用,也將成為全會的一個重要內容。

自胡溫當政以來,大概是為了顯彰“第四代領導人”的為政新意,各种新口號、新提法頻頻出台,除早期的“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依法治國”与“新三民主義”之外,“提高執政能力”、“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八榮八恥”、“保先運動”等等……似乎每年都有新花樣,新招數,有時候則是一年之內有眾多新名堂、新術語冒頭、出台,用大陸老百姓的話說:真是多得“嘴皮子都繞不過來了”。但是,新歸新,衹是新在宣傳机器的“嘴皮子”上。無論是從有關政策、制度的制定、落實,還是從老百姓的實際社會得益來看,這一切“新”,除了成為一种安撫社會民心的宣傳手段之外,社會現狀果真有什么實質性的改變和提升嗎?

比方,說“以人為本”--在落實公民的基本權利方面,尤其是公民的信仰自由、言論出版新聞自由等等方面,在胡溫治下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呢?社會控制究竟是越來越寬松和睦了,還是越來越緊繃、緊張了呢?社會的貧富差距是縮小了,還是擴大了呢?

說“八榮八恥”--究竟中共各層官員的貪污腐敗是減輕了還是更嚴重了,社會的禮義廉恥、道德水平是提高了還是倒退了呢?現實的答案,都是否定性的。新口號、新提法的空頭支票開得太多,執政党向民眾的許愿和承諾太多,但每每口惠而實不至,用現下流行的西方說法--“牛肉”在哪里?已經很難取信于民了。

應該說,在胡、溫這眾多的新口號、新提法中,“建設和諧社會”作為一种為政方針的提出,是有著回歸中國傳統价值,超越共產党固有的“階級斗爭”意識形態的意義的﹔因而,也是相對受到廣大老百姓的擁戴和知識分子的肯定,以及國際輿論的正面評价的。設若入新聞報道所言,馬上將要召開的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將要以落實“建設和諧社會”之大政方針作為會議中心或重點議題的話,中共六中全會首先要面對的,就是這個“口惠而實不至”的問題。也就是說:如何把“和諧社會”這一個具有巨大積极意義的口號(在中共的階級斗爭歷史上,如果說它具有“划時代”的意義,也毫不為過),從政策層面、制度層面,以及從解決實際社會遺留問題方面,落到實處的問題。其中,眾所周知,“六四”問題,就是擺在“和諧社會”面前最大的一個障礙,一塊壓在整個民族、整個社會心頭上的最大的石頭。

發生在將近十八年以前的一九八九年“六四”天安門慘案,不但是中國歷史上曠古未見的發生在一國之都的政府大規模屠殺民眾的事件,也是被許多中共元老、包括前任國家主席楊尚昆認定為“我党歷史上犯過的最大錯誤”。它對中共內政外交的惡劣影響,一直延續到今日。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不久以前中共總理溫家寶訪問歐洲,意圖解開歐洲向中國出售武器方面的禁令,被歐洲議會和有關各國一口拒絕。

据了解,歐洲方面已經向溫總理和隨行人員明确表示:“六四”癥結不解,歐洲對中國銷售武器的禁令也難解。“六四”死結,已經成為障礙當代中國社會政經發展、更從根本上影響“建立和諧社會”的一個最大的陰影。完全可以這么說:“六四結”不解,“和諧”無解。“六四”這一頁一天不從中共歷史上翻過去,所謂“建設和諧社會”就永遠缺乏根基,永遠是一句空話。即將開幕的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如果真的要以“和諧社會”作為重要議題的話,是到了要把解決最大的歷史遺留問題--解開“六四”死結的問題,提到議事日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