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2014年增速24年最低

0:00 / 0:00

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二公布了2014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速为7.4%,创24年来最低。

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7.4%,借用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的话说是“实现了去年7.5%左右的增长目标”。加拿大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徐滇庆教授星期二表示,24年来最低的7.4%经济增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新常态是说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永远保持8%的经济增长。一个国家经济体越大,同样增长8%,经济增长的额度就变得非常大。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说, 生产很多东西, 市场在哪。由此而言, 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在3% 到4%就非常好了。中国2014年经济增长7.4%,2015年能够达到7.2%左右也就比较令人满意。”

虽然中国GDP指数创24年新低,但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是日本的两倍,成为继美国之后又一个跻身世界“10万亿美元俱乐部”的成员,GDP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单单从经济数据判断,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中国用了14年;美国用了31年。美国在2001年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时,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仅为1.08%。

中国经济博客李俊星期二表示,虽然2014年的经济增速已创新低,但2015年可能更低:

“我以前就说过中国经济增速将来会不断下将,2015年和2016年下降到7%以下都有可能。”

国际货币基金增长星期二发布的一份报告将2015年和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各调低0.3%,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的报告预测, 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下降到6.3%。面对中国经济未来很可能继续下行的趋势,有学者星期二认为,中国政府有望出台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过,经济博客李俊表示,要想保持中国经济健康增长,政府应该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度,减少企业的税负:

“你要想经济增长就必须提供经济发展的自由,让企业家自由地从事自己的事业。 然而, 我的感觉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好像越来越多, 目前的一些改革措施并不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正面的作用, 带来的更多是负面的。”

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从2013年的7.7%下降到7.4%,将来还可能更低。美联社星期二发自香港的一则报道说,中国政府设法将经济转型,摒弃以往过分依赖重工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模式,转而强调国内消费的重要性是经济增长下降的部分原因。

徐滇庆教授表示,这两年中国国内消费都是以两位数增长:

“消费增长速度超过GDP的增长速度, 民众的收入也是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不过,最近传说工资要翻番就是昏招了,因为居民收入在翻番, 通胀就来了。 将来中国经济增速逐渐从7%到6%, 再到5%。等到中国经济增速低于5%以下, 中国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所以, 我们不要认为下降就意味着末日来临。 纵观美国和英国等国的历史,经济增长都是依循这一模式。 高收入国家的增长增速就是5%以下的状态。”

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消费对中国GDP增长贡献率达到5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近12%。

(记者:闻剑; 责编: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