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政府从政府采购清单中不断剔除外国名牌产品,尤其是美国的高科技公司产品。如今能够进入中国中央政府采购清单的外国公司产品数量下降了三分之一。有专家认为,中国政府担心外国产品会造成不安全的问题,此外有可能是为了鼓励中国本土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在中国大陆,两年来政府不断将一些国外知名科技企业的产品从政府采购清单中剔除,同时增加了上千种中国国产品牌的产品。路透社2月26日报道,中国中央部委采购清单上的产品数量在两年间增加了2000多个,达到将近5000个,但增加的几乎都是中国本土企业的产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采购清单中的外国科技品牌产品的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一,其中与安全有关的产品有超过半数被剔除。
美国网络设备制造商思科公司(Cisco)是受影响最大的企业。2012年,该公司有60个产品在中国中央政府采购清单上,但到2014年底,思科公司已经没有一个产品在中国政府采购清单上。现在苹果公司的iPad和MacBook等产品也被从中国政府的采购清单中剔除。报道说,早在去年七八月间,中国政府就表示将不再采购国外安全软件,如赛门铁克(Symantec)和卡巴斯基(Kaspersky),将全面使用中国国产杀毒软件。英特尔旗下的安全软件公司麦卡菲(McAfee)和服务器软件供应商思杰(Citrix)受到很大影响。
中国政府去年要求一些美国高科技公司提供相关软件的关键代源码,受到美国公司的集体抵制。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教授谢田就此认为,这种抵制与美国高科技企业被剔除出中国政府采购清单密切相关,
“现在这个结果可能和当时的抵制有关,你不交就赶走。中国政府肯定担心机密被这些企业,尤其是外国政府拿去。”
中国当局自2014年开始禁止政府采购微软Windows 8系统,呼吁中国国内银行放弃使用IBM开发的高端服务器产品,鼓励中国的银行更多采用中国本土品牌服务器。
路透社的报道援引中国政府采购部门一名官员的话说,优先选择中国国内厂商产品的原因很多,比如中国国内安全技术厂商提供的产品担保服务比外国竞争对手提供的服务更多。但路透社的报道认为,中国政府此举与2013年中发生的斯诺登泄密事件有关,据斯诺登透露,美国在全球有多个大规模监听项目,多个全球电信巨头涉足其中。
在美国的电子通讯专家龚叔佳博士介绍说,目前很多高科技企业和互联网相关关的产品,确实有很多信息安全问题的隐忧,
“思科公司,全球主要的交换机都是他们的。这个在网络上确实有安全问题。麦卡菲是杀毒软件,会对电脑扫描。而思杰远端访问的软件,可以拿来做突破网络封锁的工具。”
中国的中央部委政府采购清单只针对中央级政府部门,但不涉及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军事部门的采购。不过谢教授认为,由于中国目前的制度是自上而下的权力结构,因此中央政府部门的采购清单会极大影响其他机构部门或地方的采购。
龚叔佳博士认为,中国政府采购清单的变化可能与中国希望鼓励本土高科技企业发展有关,
“他们自己的象华为这些企业,把国外的技术已经山寨得差不多了,所以当然希望用自己的设备,肥水不留外人田。中国对网络投资的数量很大。”
中国中央政府单位自2014年开始就不再购买麦卡菲安全软件,转而使用中国国产的360防毒软件。中国电信设备制造企业华为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也是思科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
龚叔佳表示,中国政府采购清单剔除美国企业也有不利因素,
“一个是中国的技术和美国比肯定还是差很远,虽然现在有很多东西,但质量如何很难说。而且这些企业在中国都有厂商,如果撤离可能对中国的就业有影响。”
谢田教授则认为,中国当局最近两年对外国企业的排挤非常明显,很多不涉及信息安全的外国企业,也受到中国当局的各类调查。整体而言,外资在中国大陆的营商环境有恶化的趋势,
“外资在中国的营商环境越来越不好。无论是政治稳定,政策环境,还有法治发展等有问题,而且中国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环保要求的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中国政府鼓励国内企业和保护民族工业,对外资已经不再那么欢迎,所以对外资来说,中国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
尽管中国政府的采购减少,但一些美国企业仍然在中国有不错的业绩增长。过去两年,美国苹果公司的产品在中国大陆销售明显增长。谢教授认为,如果在中国大陆的外资企业的营商环境继续恶化,外商可能不得不考虑把加工订单转移到中国大陆以外的其他国家,这将是中国经济的一大损失。
(记者:石山;责编: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