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发表艾滋病和儿童权利报告 要求信息公开呼吁联署(图)

北京民间机构“爱知行研究所”本周一发表调查称,官方的艾滋病数据和防治工作依然信息不公开,缺乏透明度及问责制,公众难以通过法律途径来推动政府的承诺。报告并呼吁民间联署,向联合国反映。

0:00 / 0:00

北京爱知行研究所周一发表“中国艾滋病和儿童权利民间报告”表示,过去六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于受到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关怀、救助和治疗。但是,中国艾滋病流行数据和防治工作依然缺乏透明,信息不公开,公众难以确切地知道政府各项承诺的落实情况。此外,政府对艾滋病相关法律政策的执行缺乏问责制,以及缺乏对边缘少数民族人群和流动人口中受到艾滋病影响儿童的保障措施。

爱知行义工刘先生周一告诉本台,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明年又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委员会要对中国政府的履约状况进行审计,我们作为艾滋病工作的民间组织,对中国儿童的艾滋病教育问题非常关注,所以撰写这个报告,通过把中国政府近年来对艾滋病儿童的法律政策列举出来,然后再从我们掌握的实际情况,做一个分析,看究竟有没有落实。最后我们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艾滋病救助政策未落实

他并希望民间参与联署,将报告递交联合国有关委员会。刘先生说,虽然政府在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都会做出表示关注的动作,包括国家领导人慰问艾滋病患者及儿童,也作出很多承诺,但是他们观察到:“虽然他出台了一些政策,像民政部在2009年出台了26号文件,宣布对每一个受艾滋病感染的儿童,每人每月补助六百元人民币生活费,但是我们实际掌握的情况是有些并没有拿到六百元的标准,有些地方只提供两百元”。

刘先生认为,既然政府作出承诺就应该履行:“而不是说,基层民政部门说财政部门需要卫生部门配合等等,或者说不是自己负责,这方面为由,进行推诿”。

这份报告侧重讨论了对受到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健康和人权保障、针对学校青少年的性教育和艾滋病教育、对男女同性恋学生的支持等问题,并给中国政府提出建议。

有学校未落实性及艾滋病教育

刘先生说,另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学校严重缺乏对学生的性教育和艾滋病教育:“所有的中国未成年人其实都是受到潜在艾滋病威胁的人,所以必须在学校对他们教授性知识和艾滋病知识,教他们如何更好地去预防。有的地方虽然教育部与卫生部有联合文件,规定每个学期有多少课时的性教育课,但是很多学校都没有落实,所以我们认为这一块是应该履行的”。

报告同时建议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刘先生说:“到底中国有多少个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他们每一个月到底能得到多少生活补助,医疗补助?这些都是没有相关数据的。必须在一个信息完全透明的卫生政策,才能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资助”。

报告也提出若干建议,包括维护问题血液及血制品受害儿童的诉权、清理现有政策法规侵害儿童权利的条款,保障儿童的成长权利及保障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儿童的医疗权等等。

幼儿园歧视乙肝儿童

北京另一民间组织北京益仁平中心负责人之一的陆军对记者说,除了丙型肝炎儿童受到歧视,乙肝儿童也面对很多困境:“很多乙肝儿童在进入幼儿园和托儿所之前,很多幼儿园要求孩子进行体检,通常都包括乙肝的检测项目。尽管从2010年开始,就有文件规定不能够再进行这样的体检,也不能拒绝乙肝儿童入园,但是这样的政策执行得很差”。

陆军引述他们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百分之六十多的幼儿园,仍然要求孩子们在入园之前,进行乙肝检测;有百分之三十多的幼儿园明确地宣布,拒绝录取乙肝的儿童。由此可见乙肝儿童受教育权利并没有得到很好保护”。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委员会将于2013年9月对中国儿童权利公约落实情况进行审议,。这份报告将递交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委员会,希望委员重视报告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乔龙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