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人物系列:从红卫兵到哲学家 徐友渔访谈(二)


2016.07.21
xuyouyu.jpg 图片:学者徐友渔。(网络资料)

在徐友渔访谈的上集中《不同的声音》开诚布公:我们的文革人物系列播出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几位当年叱咤风云的“司令”“特派员”进入节目,但访谈中他们几乎是统一口径般的避开主题而顾左右言他,就像一个模子印出来似的语焉不详,却在回忆录里个个挥斥方遒,慷慨激昂。

说到司令们的回忆录,这是怎么回事呢? 2011年在香港注册的中国文革历史出版社在近两三年连续推出《清华蒯大富》;《戚本禹回忆录》,《王大宾回忆录》,《蒯大富回忆录》,《雪泥鴻爪話文革--一名“老造反”的經歷與書證》,《锁在云雾里的江青》等等文革回忆书籍,正面评价文革,发动者毛泽东及妻子江青,以及主要执行机构中央文革小组。在书中,他们反思不足,歌颂有加。这类回忆录每出一本,都引发乌有之乡一轮雀跃欢呼。

《不同的声音》主持人独家猎奇“文革人物系列”的胡思乱想,就产生在这几本回忆录的阅读之间。

让我们再次欢迎徐友渔教授进入《不同的声音》。

MIDWAY:罗丹受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之托为其门饰所设计的群雕的一部分,主题引用但丁《神曲》中的“地狱篇”,群雕命名为《地狱之门》——“从我这里走进苦恼之城,从我这里走进罪恶之渊,你们进来的,把一切的希望抛在后面。”其中几尊后来独立出来的伟大雕塑被命名为《沉思者》、《三个幽灵》、《接吻》。

抛弃一切希望?这三尊“六根未净”的雕塑“沉思”“幽灵”“接吻”,犹如三位步入凋零的红卫兵囚徒,字里行间显然饱含着不灭的希望而远非绝望。看得出,罗丹对地狱的认知,和我们当代人对文革的反思一样,充满着误解,曲解,不解,费解,甚至无解……

之前解说词中出现“胡思乱想”一词。现在想起来,如果缺乏徐友渔般扎实的文革研究功底,一不小心把持不住,犹如阅读上述几本大部头左派回忆录般陷入其乌托邦红色世界观的迷魂泥潭,还真的难保不“胡思乱想”,甚至“痴心妄想”呢。

站在一度为同路人的老红卫兵角度,徐友渔对蒯大富,王大宾等文革初期造反领袖毫不掩饰的恻隐之心,在《不同的声音》对话中一览无遗,受访者甚至被某个历史时期蒯大富们的行为和作用,激发出强烈的情感共鸣。但是,在几年前共识网与王科力袁训会等人的一场对话中徐友渔如是说:“蒯大富的遭遇,确实是很不讲理、很不像话,但是我觉得要追求正义一定是要在法治的基础上,中国人这点并没有过关...造反派哪怕确实是受到了虐待,哪怕那些做法,对他们的压制既是卑鄙的也是不公道的,但是我觉得要追求正义的话,也一定要争取在法治的制约下行动,靠政治运动,靠自己有更大的后台进行同等的打击迫害,我对这种造反不会赞扬,否定得比较彻底。现在很多造反派仍然认为自己在道义上还是正当的,其实这是一个在历史上很长久的主题,你看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当下层的弱势群体时机成熟以后那种疯狂的报复,同等残忍,你的道义同情不会那么简单和一边倒。”

文革人物系列徐友渔访谈下周进入后记,请持续阅读和收听。

添加评论

您可以通过填写以下表单发表评论,使用纯文本格式。 评论将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