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院校学生医疗保障的现状令人担忧,很多大学生每年平均医疗费用只有十几块钱,甚至更少。生不起病,成为中国大学生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含青的采访报道。
大学生可以享受公费医疗,这是上辈人在激励孩子考大学时常说的话。然而今天的大学生公费医疗现状令人吃惊,很多大学生每年公费医疗费用只有十几块钱,甚至更少。据《羊城晚报》报道,今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有个学生得了白血病,师生为其募捐19万元,学校随后又支付了12万元的医药费,而这12万元却是政府拨给该校一年的全部医疗费用。原来,政府医疗拨款的标准是扩大招生前的1998年制定的,大学实施扩大 招生后,许多学校学生数量骤增,但国家的医疗拨款却没有增加,于是平均到每个学生头上的医疗保险费用就少之又少。报道说,这种现象在各高校普遍存在,而且扩招规模越大的学校,就越感到不堪重负。记者就此采访了在安徽一所中学任教的陈老师,陈老师自己的孩子也正在上大学,陈老师说: (录音)
陈老师说,由于孩子就在本地上学,生了病,一般都是自己花钱解决: (录音)
合肥工业大学4年级的一位男生在接受采访说,在他所在的学校,学生一般是得了小病自己买点药,大病得不起,比如他们刚入学时,就有一名来自山东的学生因患重病而休学,医疗费用要自理: (录音)
这位男生还说,他有一位同学因住校医院出了医疗事故后,医药费仍要自己付: (录音)
这位男生对记者说,因为看病的费用越来越高,大病实在是得不起,他表示,幸亏自己和其他的大学生们年级尚轻轻,得大病的机率低,否则可怎么负担得起呢?当被问到他对高校医疗保险有哪些期望时,这位同学表示: (录音)
美国博尔大学经济系教授郑竹园在接受采访时说,医疗保险问题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他先介绍了美国高校的情况: (录音)
对于中国高校医疗保险面临的困境,郑竹园教授建议,采取由学校、政府和学生三方面共同负担的办法: (录音)
新华社的报道还援引一些医学界人士的意见说,为了减少高校的医疗费用,学校应注重对学生的体检、以及自我保健和防护教育,避免疾病的发生,这在现阶段也许是更为有效的办法。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含青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