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档案
2022-10-31
在年度盛事「香港金融峰会」举行前,香港及新加坡率先在金融科技项目上「短兵相接」,香港的「金融科技周」与新加坡的「金融科技节」几乎同期举行,召开日期只差两天,据知香港的「金融科技周」因此令讲者较去年逾300人为少。
2022-10-24
香港今年的《施政报告》重点是「抢人才、抢企业」,实际就是内地人才及企业,届时香港人才一方面「换血」,由内地专才补上,而香港人多年来累积的丰厚储备,亦会在支持国家发展的名目下步步「送中」。
2022-10-17
在内地通关无望、「0+0」要求又被指过分进取,今届的施政报告唯一寄望,就只有放在特区政府如何「抢人才」,措施据报包括放宽买楼辣税及签证限制等「老掉牙」手法,但在外国专才过去两年因政治理由及复常无望下,锐减六成半,政府的「抢人才」成效实在令人不予厚望。
2022-10-10
过去一星期多宗在航空业的负面新闻反映本港区域航空枢纽中心地位岌岌可危,不单航空运力不能回复至疫前水平,机组人员质素亦恐大幅下降,即使政府加快推行「0+0」防疫措施,本港的航空配套早已失去竞争力,恐将无力应对。
2022-10-03
过去一星期金融市场表现相当吓人,就像面对一场小型金融风暴:先是英镑一度跌至历史新低,甚至迫近兑美元一算水平,之后英伦银行被迫转軚出手干预,大手买入英国国债;人民币连日急速贬值,离岸人民币创出纪录新低,甚至拖累港股跌至十一年新低,人行要出口术,警告赌人民币贬值久赌必输,之后又要求国有大银行做好在离岸市场抛售美元的准备。
2022-09-26
在香港四年来首次加息之际,金管局出奇不意将物业按揭贷款利率压力测试要求,由现时额外加三厘息向下调整至两厘,是当局首次放宽楼市措施。外界关注楼市已步入下行周期,尽管金管局否认托市说法,但预计更多楼市辣招在楼价跌多一至两成左右,措施将逐步放宽,不过预计届时已经难以再挽救楼市。
2022-09-19
习近平和普京举行了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的首次面对面会晤,普京首次公开承认中国对俄乌战事感到担忧。中方正利用俄罗斯的半孤立状态,甚至在战事上开始节节败退,普京将变得任由中国摆布。惟面对中俄结盟对抗西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势必加强对华制裁,香港恐将殃及池鱼。
2022-09-12
继政协常委唐英年、九仓系大股东吴光正促政府通关后,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前局长马时亨亦认同香港现正「内出血」。商界向新一届政府集体施压绝不寻常,反映利益团体已感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相信政府好大机会在十一月前,进一步放宽现行的隔离措施至「0+3」安排,即是外地来港人士不用再入住隔离酒店,只需居家观察,若真的如此,香港将正式加入「病毒共存」行列。
2022-09-05
争拗十多年,中美终于就中概股审计问题达成协议,避免在纽约交易的约 9,400 亿美元中概股强制退市。不过协议关键是执行细节,一方面美方处处摆出强硬姿态,而今次审计选址在香港,但这个金融中心已非昔日的中立场地,在《国安法》红线处处下,甚至比内地更难处理涉及敏感的国安资料,恐协议最终都会拉倒。
2022-08-29
开学在即,香港的家长及学界今年特别关心教师人手不足以及学额过剩问题,但我却想探讨一下,经历了三年前的社会运动后,到底还有多少内地学生会「润学」到香港,升读香港的高级学府?
2022-08-22
五年来,中环金融界一直在等待有关前亿万富豪肖建华下落的官方消息。直至7月4日在上海法庭开始对他的审判时,外界才确定这位神秘富豪尚在人间。
2022-08-15
上周有五间大型央企相继宣布,申请自愿把美国存托股票从纽交所退市,反映中美两国就审查中概股审计底稿谈判,恐怕最终无法达成共识,中概股全面退市潮一触即发。
2022-08-08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除掀起一场台海风波,港府和全体司局长罕有地发声明谴责,更引发外界关注新一届政府的「表忠文化」,以及会否执行所谓「反制行动」。
2022-08-01
中共20大预计秋天举行,所有相关环节成为下半年中外媒体焦点。
2022-07-25
风靡全球的TikTok,一度令母公司字节跳动成为本港今年最触目的新股上市集资活动,不过埋门一脚却突然搁置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