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耀明评论】总统选举胜负已分 社会走向阴晴待定
2016.01.14
台湾总统选举周六举行,但根据民意调查,民进党蔡英文以二十个百分点遥遥领先国民党朱立伦,看来胜负已分。因此今次大选的焦点,早已转移到选举可能带来的新政治形势和社会局面。
蓝绿对碰是台湾一贯的政治格局,但国民党在马英九执政八年持续衰弱,加上内部分裂,日后能否与民进党分庭抗礼,实成疑问。目前国民党内外交困,既要承受马英九疲弱管治带来的信誉负债,备受民众和政党口诛笔伐,亦同时要努力修补由朱立伦代替洪秀柱出选总统所引发的内哄。
不过,马英九的梦魇实在太大,民进党只要叫出“选国民党候选人就是选马英九”,朱立伦除了致歉求情,划清界线,可谓百辞莫辩。难道马英九亲中政策以致其他问题,只是其个人错漏,国民党如何可以置身事外呢?即使是马的个人问题,但一个政党无法驾驭其候选人,这样的政党还值得支持吗?四年前,国民党借助台湾人对大陆的恐惧,害怕蔡英文当总统会惹怒大陆,才勉强把她拉了下来。但朱立伦今次重弹旧调,批评蔡英文对维护两岸现状并无具体措施,即使民进党确实有口难言,只喊口号,没有实质,也无法再次引发恐惧,从而抬高朱立伦以致国民党的民望。
在国民党内部,朱立伦一为团结党内地方派系,二为巩固大选后他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决定与立法院院长王金平结盟。在立法院选举不分区立委名单前十二名人选当中,王金平人马占了过半,可见朱立伦兵行险着,努力绑住靠近本土的势力之馀,亦预计深蓝的国民党效忠者仍会含泪投票支持他。不过,如果计算错误,深蓝人士因受冷待而不支持朱立伦,齐齐放弃投票,加上国民党本土派若输给更本土的绿营政党的话,前年底九合一选举的严重挫败势必历史重演。到时,总统及立法院多数派席位同时丢失,国民党亦走向边缘化。如此一个新时代是否出现,两天后便有分晓。
反观民进党,虽然遥遥领先,但谁都明白,民进党支持度高企,主要受惠于对手的差劣表现。国民党总统马英九执政八年,败多成少,派系斗争激烈,根本难成大器。亲民党只是宋楚瑜的个人政党,他去年参与中共九月三日阅兵,更被视作投机行为,民众无法信任,致令民进党别树一帜。
其实民进党在野八年,并无提出什么掷地有声的社会政策,也没有维持现状的良方妙策。他们虽然强调振兴经济,却见不到有何独步单方,改善人民的生活。相反,蔡英文炒地皮的丑闻,让人质疑她如何以身作则,表达对土地公义的追求,而她容许含有瘦肉精的美国猪肉进口台湾,亦令她抗拒强权的形象大打折扣。再如劳工政策,随住民进党上台在即,他们对一些劳工福利措施,如七天官定假期和基本工资,却越来越含糊,使人担心民主党只会步国民党后尘,维护企业家多于工人的利益。
面对总统直选后第三度政党轮替,我们关心的不是谁胜谁负,而是新上台的政党能否带来新景象,就是政治上摆脱传统产业、官僚、学阀三结合的政治体系,在发展上不再只强调自由贸易、经济增长,而忽略人文关怀,在价值上拥抱人权、环境保护、永续发展的理念。
蔡英文能否走完四年前未完成的一里路,绝非今次选举的重点,更重要的是,她要示范民主的价值,放下空虚的口号,融入台湾人对土地、对社群的热爱,建设生活美好的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