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耀明評論】特區政府財政走上清零之路

2021.01.14
【杜耀明評論】特區政府財政走上清零之路
粵語組製圖

香港特區政府不僅政治上無法紓緩民怨,民望低迴不起,政府財政亦出現巨大赤字,若仍不審慎從事,難免墮入的財政危機,無法自拔。

面對香港經濟日走下坡,失業率不斷尋底,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近日反而大談開闢財政來源,根本不合時宜,其目的不外是出言恐嚇,抵消強烈要求政府援助的聲音,意思是民間繼續苛求政府「派糖」救助,只會令當局財政捉襟見肘,到時幸勿怪他不近人情苛捐雜稅了。

陳茂波的言詞顯得他不諳民情,也反映實情——政府財政狀況正走向難以逆轉的變局。過去一年,刺激或救助(反經濟周期)措施令政府出現三千億元赤字,金額接近上年度政府所得直接稅和間接稅總和的九成。不過,除了每人派發一萬元人人受惠外,不少政府援助只落到企業主手中,僱員受益不多,而部份小企業及自僱人士至今不獲分毫,結果政府消耗近三成的財政儲備,卻換來一片罵聲,民怨沸騰依然。

儘管財政儲備仍有八千餘億元,足夠政府十五個月的開支,但令人擔憂的,不僅是政府財政出現龐大赤字,更加是赤字沒有盡頭。目前政府財政赤字的關鍵,固然是由於疫情拖垮經濟,政府需要雪中送碳,投入大量一筆過(非經常)開支,導致龐大赤字。疫情一日不退,以至疫後一、兩年間,經濟百廢待舉,政府仍須持續投入公帑支援經濟、民生,財政儲備隨時每年以一千億元下滑,兩三年間,便降至低於警戒水平(十二個月開支),到時若遇上環球經濟危機或金融波動,政府難再憑豐厚儲備,如上世紀末那樣,收服金融風暴的致命挑戰。

其實即使沒有疫情,特區政府早已入不敷支,也不用金融風暴,已面臨重大考驗。長期以來,政府經常開支總額不斷上升,過去五年,更增加五成,達到四千八百多億元,由上年度開始(二○一九/二○),已超出政府的經常收入以百億元計,只能倚靠包括賣地在內的非經營收入填補不足。不過,經濟不景,賣地收入難望理想,但政府日常編制固定,經常開支難以削減,加上救濟性質的非經常開支有增無減,整體開支繼續上揚,政府財政跌落入不敷支的結構矛盾。

政府經常開支年年上升,不是政府慷慨好施,而是社會狀況不堪。二○一九年,香港貧窮人口接近一百五十萬人,佔超過五份一人口(21.4%),政府通過各項定期的現金援助政策,可將四十萬人口拉回貧窮線之上,把貧窮率壓低五、六個百分點(15.8%)。歸根究底,貧富懸殊的一大原因,是政府政策向商界傾斜,不但房價租金高企,勞工福利和權利偏低,基層市民不要說醫療保障不足,只有倚賴公營醫療系統,即使是勞工應享的勞動成果,如經年累月儲下的公積金,若遭解僱,僱主可依法用來扣減遣散賠償金。當社會基層陷於無助甚或淪為赤貧,政府就要承擔企業不願承擔的責任,尤其當經濟下行,失業者眾,政府的擔子更重,以至陷入財赤的困境。

政府開支能上不能下,另一原因是政府對基礎建設工程的巨額投資,捧為經濟發展、復甦的原動力,不受經濟下行影響。過去五年,政府投放於「基本工程儲備基金」的款項,每年有七、八百億元,陳茂波更聲言未來數年,基建工程每年動用接近一千億元(約為政府財政總開支六分一),經濟復甦彷彿都寄望到基建身上。

不過,基建或有助推動經濟,也是捨近圖遠,例如機場第三條跑道或跨境工程即使馬上建成,對疲弱的經濟亦毫無作用,「明日大嶼」填海計劃起碼耗費六千億元,即使撇開環保問題,也不能救黎民於水火,更不要說浪費公帑的工程大白象,加上工程超支嚴重的貴重項目(如高鐡、港珠澳大橋、沙中線等),結果更是畫虎不成,把政府財政拖入萬劫不復的赤字深淵。

再者,隨着特區當局以政治高壓維持社會穩定,維穩開支有增無減。今年警務處預算便大增百分之二十,達到二百五十二億元,撥款比資助全港所有大學及職業訓練局的總和更多,還未計及去年七月以來,執行「港區國安法」的種種額外開支。

政府收支結構矛盾導致財政危機當然不是必然。但經濟教條和政治成規不變,當權者又缺乏自知之明,香港財政儲備走上清零之路,看來寫已在牆上。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