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耀明評論】中國特色的口輕輕馬克思主義
2018.05.17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近日形容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更高度表揚馬克思主義,因為在其理論指引下,中國共產黨成功帶領人民歷史長征,作出連番突破。首先是建國使中華民族站起來,再通過開放改革讓人民富起來,到今天,經濟持續增長更令國家強起來。
習近平對馬克思好話說盡,讚譽他有四大理論貢獻,還有九個值得學習的地方,而馬克思主義更在中國創造了上述的三大奇蹟。千言萬語,其實不外是要認祖歸宗,自認有馬克思主義血統,也在其光環普照下,取得今天驕人的成就。
可見,不管北京今天有多麼自信,也要極盡稱頌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的能事,奉其為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之師。此舉既可為自己面上貼金,亦可望克服大家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危機,修補崩壞的道統,加強其統治的合法性。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毛澤東思想不堪回首,中國意識形態真空,社會陷入「三信危機」——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危機、對共產黨的信任危機、對社會主義的信心危機。八九六四解放軍血洗北京後,「三信危機」進一步走入低谷。
自此之後,中共站穩陣腳,以壓制意識形態討論保持政治和諧,以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換取統治合法性。隨住經濟持續增長,國力加強,中共不斷在國內外大張旗鼓,宣揚民族主義,提高人民對國家的認同。如果降低要求,說中國的社會主義只代表追求生產力的發展,而共產黨的合法統治只在乎它能否富國強兵的話,「三信危機」已修復了兩部分,唯獨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危機依然故我,所以趁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譜讚歌,也就不難理解。
不過,好話說盡,不代表馬克思主義就是真理,而即使是真理,也不代表中共老老實實遵守他的訓誨。首先,馬克思的理論重點是批判資本主義。一方面是指出商品化不斷泛濫,由經濟領域渗透社會各個方面,從人的價值、社會交往到學術文化,都變得一切以市場價值掛帥,同時人際關係被簡化為經濟或交易的關係,嚴重扭曲人性。
另一方面,馬克思除了指出大企業壟斷市場,剝削工人,權傾朝野,人欲橫流,更分析資本主義的規律,並斷定它必定走向消亡,因為市場走向壟斷,勢必阻礙生產力發展,利潤率下降,整個追求利潤不斷增值的經濟制度,最後便不攻自破,土崩瓦解。
反觀中共治下的中國,是國家或權貴資本主義,不是資本主義,它自己不再是革命政黨,而是整個建制的核心,也是國家資本主義的推動者。因此,馬克思主張工人階級革命,推翻資本主義,在中共看來,不是毫無關係可言,就是它的反對者。
再者,馬克思一生,對社會主義社會如何運作,並無具體的規定和分析,因為他深信一旦推翻私有制,勞動者變身主人之後,社會主義便水到渠成。若說中國眼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來自馬克思,不但穿鑿附會,更是不負責任。
不過,中共真要繼承馬克思的衣砵,不是不可以,但不能口頭說說,而是認真引用其政治經濟學觀點自我批判,剖析眼下中國實行的國家或權貴資本主義的制度敗壞,如何導致國家資本壟斷市場,如何滋生官商勾結貪腐盛行,而現行生產關係又如何導致資源錯置,如何窒礙生產力的發展,結果使中國無法向高增值經濟進發,無產階級依然被統治者奴役。
同時,北京亦可秉承馬克思的批判眼光,審視「一切向錢看」的庸俗社會觀念和行為,杜絕商品化泛濫,清除貶抑人性的社會政策,也該好好關心基層生活的苦況,從制度上改革社會,減少生活和工作環境的孤立和割離,追求社會公義和平等,絕對不能以掃除「低端人口」為名,歧視無權無勢的邊緣社群。
真的馬克思信徒定必身體力行,追求公義,改造社會。那些在政治廟堂內高談闊論,言必稱馬克思的人,但在現實裏不斷製造壓迫和剝削,還敢自稱是馬克思主義者,只是剝削馬克思的剩餘價值,是對死者的最大不敬。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