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耀明评论】政府打定输数,接种率又怎会高升?

2021.05.27
【杜耀明评论】政府打定输数,接种率又怎会高升?
粤语部制图

经过三个月来的催谷,特区政府公布疫苗注射成绩表,结果接种率不到两成,展望也不乐观,每天预约接种数目仅仅过万,大约只及每日可接种总量的四分一。

这份成绩表可以预告,香港仍须一段颇长时间,才能走出疫情的阴影。即使乐观地推算,以每日接种人数超过预约百分之二十计算(一万二千人),仍需起码十个半月,即明年四月中,才达到成年人八成、全港人口三分二的接种率。若说接种率到人口八成才形成群体免疫,香港还要多等十三个月。倘若接种情况如美国那样,接种率到了百分之五、六十,增长率便放缓的话,到达群体免疫的日子将会更长,甚至难以估计。

群体免疫无期,社会无法回复正常,经济亦难望全面复苏,政府理该加倍努力,劝导市民注射疫苗,但政府的反应竟然是打定输数,敲定疫苗必定供过于求,因此努力部署如何处理过剩疫苗。由此可见,特区政府不是妄自菲薄,就是江郎才尽,无心也无力推高接种率,也变相承认自己失去管治信心,连惠及民生的政策也无能为力。

由疫苗开打至今,政府看来从不理解市民因何对疫苗抱观望态度,也不先研究底蕴,制订对策,只懂质问市民何以诸多犹豫,甚或出言恐吓,须于九月前注射复必泰疫苗第一针,否则逾期不候,此后再无供应。这种限期策略,只会弄巧反拙,把事情弄糟,因为设定限期不会令市民看到注射疫苗的更多好处,限期根本不是打针的理由,而限期后再无复必泰,意即可供选择的,只有抗疫效率低至五成的科兴,他们接种机会只会更低。

当局停用复必泰的话,小心揽炒收场。具体来说,到九月停用复必泰时,即使接种率上升至成年人口四成,但若坚持以后独沽一味,只打科兴的话,即使注射科兴人数由今天的五千再增加四成,也要多等一年,接种率才能达到八成的成年人口。更何况,科兴防疫效率大约五成,按上述推算,即使有八成成年人口接种疫苗,但其中七成人用了科兴,以五折计,等于三成半人完成免疫注射,再加另外三成注射复必泰,也只及八成门槛的六成半。

面对民间反应缓慢,政府更要冷静应付,避免情绪反应。一年多来,香港经历四波疫情,大多数市民克尽己责防疫抗疫,三月中以来,每天确诊数字保持在单位数,近期更多日子是归零。因此跟英美两地不同,巿民并无迫切感马上打针,实属人之常情。再者,接种开始后,需要时间让接种者把经验传开去,以建立口碑,释除疑虑,接种率有望逐步上升,而不是不分皂白,一味埋怨市民不合作,指责市民不分好歹,甚至出言恐吓,结果适得其反,惹来更大的抗拒。

其实政府只要实事求是,提升接种率也不难。首先是肯定市民的抗疫耐性,实有功于控制疫情,而接种疫苗只为长远计,因此是需要鼓励不是惩罚,以振奋人心,提高接种的动机。如在美国,接种率超过六成后,燃眉之急已解,接种速度亦慢了下来。一些地方政府近日各出奇谋,鼓励市民接种,如接种者可获奖海鲜一磅或啤酒一杯,也有向接种者免费发出钓鱼或打猎牌照,以至一百美元储蓄债券。用小恩小惠,以五百万人计,每人一千元,也是五十亿,比起以千百亿元计的纾困措施只属一个细数。又或者,当局承诺到达某接种水平,即取消对群体活动及和平集会的限制,也不失是一种激励办法。

其次是提高政府对接种者的责任承担。现时市民接种后出现各类健康毛病,均要专家鉴定因果关系,才能获得赔偿,令人感到欠缺保障。其实政府可效法交通意外伤亡援助计划,以恩恤为主要目的,无需考虑过失问题,也无需审查其经济状况,向受害人或其家属提供经济援助,相信有助提高巿民的信心。

最后,全民运动需要有效的官民沟通。关键不在于政府有否运用社交媒体,反在于是有否诚意,让不同政见丶不同背景者如实分享自己对疫苗的期盼和忧虑,经验和疑惑,而不是只供支持政府的意见领袖大唱独角戏,结果也只有社会少数人乐于听从,造成今天疫苗供过于求的不堪局面。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