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檔案
2023-03-23
中共下令改造國務院港澳辦公室,轉由中央直接領導,名稱改為「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倘若名符其實,亦等於四十年前約定的「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正式宣布走樣變形。
2023-03-16
讀過鄒幸彤法庭上的慷慨陳詞,只覺得她是主控多於被告,她的控訴不單指向裁判官羅德泉,更在討伐香港眼下的政治荒謬。
2023-03-09
當特區政府傾力說好香港故事之際,聯合國人權機構又一次毫不留情批評《港區國安法》有損人權,並敦促特區當局檢討法律,以保障司法公正、工會權利及學術自由等等。言下之意,香港從文明之都倒向人權落後的第三世界,甚或貶作一個中國大陸城市,特區當局要搶人才拼經濟,相信事倍功半。
2023-03-02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周年,北京發表「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以和平發展之名,呼籲雙方停戰,卻不問情由不講原則,也不追究戰爭責任。空泛的立場無助解決危機,以和平壓倒一切,跡近無條件的議和,客觀上等於原諒侵略者,甚至姑息戰爭罪行,世界局勢只會變得更不穩定。
2023-02-23
特區當局發表新年度財政預算案,政府雖然面對財政嚴重入不敷支,經濟前景一片灰暗,但收錄在財政預算案内的所有問題原來都不成問題,因為財政司長筆下的香港,經濟衰退只是流年不利,來年便會由衰轉盛,之後更持續增長,而政府赤字累累也不外如是,大可舉債度日,甚至視此為公共財政來源。
2023-02-16
立法會初選47人案堪稱是香港的世紀審判。受審問的不僅是眾多追求民主的政治人物,不僅是香港人的政治自由和宿命,更有那些視法庭代表法治,是莊嚴神聖之地的法官。
2023-02-09
《東方日報》旗下《東網視頻》批評警方表現不濟,反遭警方指責言論偏頗,更表示「極度遺憾」及「強烈不滿」,反映特區當局尤其是警方,對傳媒批評擺出「零容忍」的姿勢,並且不分親疏,由過去集中對付被視為眼中釘的傳媒,擴張到自稱愛國的媒體。
2023-02-02
特區政府推出「簡約房屋」,解決不了房屋問題,自不待言,不過倒可讓人更了解由公安掛帥的政權,施政是多麼不可理喻,也可預示未來的管治風格。
2023-01-26
北京「完善」香港立法會選舉制度,參選人必須首先通過官方審查,由此選出的議員當然盡如其意,但經過一年操作,一個民意代表機構快速變身,成為配合施政但效能不高的橡皮圖章,而且弄得議員面目含糊,並向發放官意的喉舌轉型,以宣揚政治正確的思想路線。
2023-01-19
北京唱好香港「由治入興」,以示政治正確,可以理解,任命整肅香港有功的國安署主任鄭雁雄當中聯辦主任,也完全明白,但由鄭雁雄推動「由治入興」,就未免有點莫名其妙。
2023-01-12
「壹傳媒」今日正式在香港聯交所除牌,象徵《蘋果日報》覆亡之餘,更代表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憑靠的所謂法治保障,原是執政者的政治工具。
2023-01-05
人大解釋《港區國安法》,其實不外向特首面授機宜,指出該法規原來備有「萬能key」,只要特首敢於指證,特區政府控告誰觸犯《國安法》,相信都有極高勝算,至於要阻止《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聘請外國大狀來港替他辯護,更是小菜一碟。
2022-12-29
中國大陸防疫政策由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不僅為十四億中國人帶來致命威脅,亦勢必波及鄰近地方,首當其衝的香港,除非能夠堅持抗疫以保護香港人利益優先,否則說好的復常,隨時變了復亂。
2022-12-22
香港特首李家超上京述職,首先要做的不是政治表忠,而是反省自己有否務實從事,做好「由亂及治」的任務?
2022-12-15
《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因違反租約,法院裁定欺詐罪成,判刑五年九個月,立即引起國際輿論嚴厲指責審判不公不義,北京及香港當局則還以顏色,猛烈抨擊外國勢力粗暴干涉內政。其實孰是孰非,答案就在判詞,主審法官若是解說不清,惹人疑慮,最後講不好香港法治的故事,便難辭其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