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藝壇:《天山的春天》和《幽默曲》
2009.09.18

九鼎茶居曾經採訪過何東,並把他在32年前(1977年)的音樂獨奏會錄像放到網上,獲得普遍好評和相當高的點擊率。但其中有兩首演奏曲目未曾上網,何東先生說,這兩首小提琴曲有特別意義,其中《幽默曲》(又名《詼諧曲》)是文革剛結束第一次公開演出的西方音樂,因爲1977年雖然“四人幫”已被捕,但華國鋒還是堅持“兩個凡是”,還要“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但這場音樂會是招待廣交會的外國來賓,所以是一個突破口,他就選了《幽默曲》,結果滿堂彩。
此外新疆民歌風格的《天山的春天》,是取自維吾爾民間音樂改編的。但在那個“政治掛帥”的年代,任何文藝作品都要塗抹濃厚的政治色彩,才能得到審批,所以報上曲目時,這首小提琴曲冠名就變成《偉大的北京》。這是歷史的刻痕,就像他創作的《黎家節日》要變成《黎家代表上北京》才能參加匯演和得以在全國電臺廣播。
現在回顧32年前的這場音樂獨奏演出,何東百感交集。無論如何,這紀錄了一個特殊的歷史片斷,這也是中國人的集體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