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藝壇:紐約百老匯《西貢小姐》首位華裔女主角--許佩珊

接著是專題時間,何山今日為大家介紹擠身紐約百老匯歌劇,《西貢小姐》的首位華裔女主角許佩珊。許佩珊來自香港,20幾歲才來到美國。在以英語為演唱的百老匯歌劇中,要成為女主角,可謂萬中無一。對以非英語為母語的華裔移民來講,更是難上加難。許佩珊說,她回到香港,錢可以賺得更多,但還是選擇留在紐約。紐約對藝術家,有甚麼吸引的地方呢?聽下許佩珊的故事。

0:00 / 0:00
Singer_hsu
許佩珊近照。(許佩珊提供) (許佩珊近照。(許佩珊提供))

剛剛聽到的,是百老匯歌劇《西貢小姐》中許佩珊的唱詠。六年前,她還是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畢業生。一個尋夢,追尋要做《西貢小姐》主角的夢,使她來到了紐約。許佩珊對本台講:“非常困難的,我覺得我自己是有一些幸運,經過很多我的恩師去栽培,包括在香港與美國。去選秀時候,都是菲律賓人最多,華人我看到都是比較少的,特別是我不是土生土長的美籍華人,更加的少。”

在美國的六年來,她失敗過,拿不到獎學金,入不到想入的學系。24歲,隻身來到紐約,攻讀紐約大學聲樂碩士,只憑藉一個信念,她做得到。紐約大學是百老匯歌劇的搖籃。

她說:“我在香港看到西貢小姐的國際巡迴演出,我就覺得其實我自己都有機會做,我就來了美國試一試,我記得我第一次入行,我們有一個輪選的考試,我報讀的古典音樂,因為我在香港中文大學讀學士,主修是聲樂。我對我的老師說,可不可以轉去音樂劇,但我的老師說,音樂劇是我們美國人的文化,如果你的語言掌握不了,不是土生土長的英文,那可能性就比較低。我當時很失望,自己剛剛開始,抱有很大的期望,給老師這樣一腳踢,很不開心。”

Miss_Saigon1
許佩珊《西貢小姐》劇照。(許佩珊提供)

當年,在紐約大學“夢想”,代價是一年的學費高達四萬美元,香港的家人極力反對。2004年到了紐約,在唐人街,她要節衣縮食,住的是地庫套房,為的就是要在紐約大學,實行地獄式的訓練。

她說:“給我額外兩個、三個小時的訓練,有時候叫我用個酒瓶,放在口裡,練練練,讀報紙,一直讀到很清楚。20幾歲,真的是沒有想過很多,就來了。我覺得我最大的挫折,就是我一直都認為自己可以考到獎學金,去讀書,但我考不到。有時候,學校雖然給你一份工作,但費用可能很不夠,做一個尤其是藝術的人,你一定是遇算著要捱苦,才會成功。因為如果一切的事,來得很順利,你是不會創出一些很特別的奇蹟。”

許佩珊繼續說:“好像以前中文大學教授說,所有很轟烈的作曲家,他一生是經歷很多的波折,就很像貝多芬,莫札特,他們又病、又聾,但他的藝術是最轟烈的。所以我覺得,我當時在財政上是很緊,但我想,因為我緊,我一定要努力,完成我的夢想,因為我考不到獎學金,但不代表我比其它人差。”

而信心、實力、百樂、毅力、機會,在2006年,許佩珊成為了《西貢小姐》首位選出的華裔女主角。時間,就在她畢業紐約大學的同一年。她說:“你一定要有信心,雖然之前有挫折,但你一直努力,繼續不放棄,你是會闖出一些成果,可能你覺得那些成果很小,但累積起來,對你一生,在你走完你人生的路,我覺得你都不會後悔。”

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海嘯,紐約百老匯歌劇也受到衝擊,藝人轉行的轉行,到海外發展的到美國以外淘金。許佩珊選擇留在美國,箇中原因呢?她說:“香港是一個很物質的社會,很多事的衡量是錢,你賺了多少錢,就代表你成功。但是在我生命之中,在很多藝術工作者,在紐約我認識很多很多藝術工作者,錢不是做重要的。為甚麼人要留在紐約?雖然賺錢可能比香港少,但都要留下來,因為在藝術上的滿足感,在這裡是很強烈。”

作為藝術家,許佩珊說滿足感比金錢重要,但偏偏是紐約這個地方,對初來埗到的,有制度上的不公平。要在百老匯唱歌劇,非工會的會員不行。她說:“制度上,比如移民條例,對於我來說,是非常、非常大的障礙,我在念書,到半路中途,因為我踏入美國境內第二日,我已經去面試,期間已有人問我有沒有興趣加入全國演出的西貢小姐。但當時因為我是留學生身份,我是沒有資格去做。” “因為百老匯工會,他們演員工會,有一條例,一定要綠卡,或者美國可以淮許他們工作的人,才可以有工會的資格。對於我來說,我挺幸福運,我第一份工作,已經給他們取錄,成為百老匯舞台劇工會的成員。”

Singer_hsu2
2006至07年間,許佩珊於迪士尼演出時攝。(許佩珊提供)

不過,對於大部份要在百老匯尋夢的藝術家來說,不獲取錄是常事。500人的面試,要成為其中第一,有時真是要靠運氣。而一張百老匯演員工會的會員證,成為各大音樂劇在紐約招募演員的選秀通行證。更多在紐約漂浮的演員,要在紐約漂流上好幾年,才有機會獲得一份演員合約。

許佩珊說:“限制使得自己很辛苦,要屈膝找其它的工去做,支持生活。所以法律上是比較緊。對於我來說,如果你是為了經濟的,你想賺多一些錢的,我覺得在中國,或者亞洲發展是非常好的,尤其是美國的經濟不怎樣好,而亞洲的經濟,中國在起飛,其實我們很多百老匯表演,已經不是很多了。我剛剛回去香港,聽到很多的製作人,贊助音樂劇回香港的人跟我說,很多的百老匯的演員,都去了香港與澳門演出,在各大的郵輪演出。而我自己的看法,如果我回香港工作,我的生活會比較好,比較富裕,但我覺得我自己,還是在一個吸收藝術的時候。”

畢業之後,許佩珊演過了十幾場的《西貢小姐》,還有《南太平洋》、迪士尼的《白雪公主》和《Hair》等等。夢已完,今日,她仍是選擇定居紐約,紐約有甚麼吸引的地方,另這些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如癡如醉呢?

她說:“因為我每一次回香港演出,得到的評價,是我每一次比之前的成熟,而我自己,也發覺這點。我沒有這麼怕,因為在美國,很多個人主義,其實也令你的藝術個人的創造性多一些。我個人來說,我是比較喜歡在這裡,在美國繼續學習,在音樂劇方面,英國與美國,始終是最先鋒的,我就算看一套劇的演出,(相當)是我在香港10年的功力。”“所有人都來到紐約,你說視覺藝術也好,音樂劇也好,舞蹈都是這樣,我記得我在學校,有一次聽講座,是一位很出名的音樂劇演員演講,他一開口,簡直令我流淚。他一句話,教我們怎樣去唱,用甚麼方法,就好像是一個燈泡在你眼前一亮。我覺得是香港10年都學不到的。你可以發現,在紐約看完一個表演,可能他只是高中生,但他的專業是音樂,他的造藝及深度是很不同的,很有個人的特質,不是翻印另一個人的方法,很有自己個人的風格。”

好啦,各為聽眾,我是何山,聽完這節文苑藝壇,百老匯《西貢小姐》首位華裔女主角--許佩珊的故事,你還有甚麼夢?沒有完,要去實現的呢?下次節目的同一時間,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