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看書】林樂同介紹《來自南中國海底的哀聲》
2015.02.20
這是一段在中國被遺漏的歷史,一段華南勞工到美國“掘金”的血淚史,可說是華人版的“鐵達尼號”,超過四百名華人勞工,在美工作多年,辛勤積蓄,從三藩市坐船回鄉途中,船上一場大火,將他們生命奪去。
《來自南中國海底的哀聲》(暫譯)--Voices From The Bottom of the South China Sea的作者韋爾斯,曾是美國海軍軍官,亦是美國前副總統切尼的國家安全事務特別顧問,他前後用了近十年時間去填補這段空白的歷史,這本歷史檔案書幾個月前才出版。記者翻查網上的資料,根本找不到任何有關資料。有關沉船的意外,其實當時的美國船公司及當地亦有不少報道,但1906年三藩市大地震引發的火災,將大部分資料燒毀。
沉船意外發生在1874年12月17日,滿清同治13年,一艘名為“日本”的美國蒸汽船,由三藩市出發,經日本到香港,當中載有約460名華籍乘客及船員,他們大部分來自廣東四邑,在美國苦幹,不少是協助建鐵路,工作多年,省吃斂用,將畢生儲蓄帶回鄉,誰知還只有10多個小時便到達香港,卻因船隻失火沉沒,大部分華人均葬身南中國海底。當時不少華人乘客,為免所賺得的錢失竊,會將儲蓄以帶鎖的腰帶纒於腰間,但不幸逃火時掉進海裡,由於重量問題,結果直沉海底。其後美國的船公司太平洋郵遞蒸汽船公司(The Pacific Mail Steamship Company)及中國當局派人打撈,發現有部分的屍體,腰間纏著“銀幣”腰帶。
乘客當中,還有預備到廣東履新的美國駐廣東領事R.M. Tindall,他與船長Captian Warsaw都能及時逃生。
首先著火的是船頭,發生火警時船長未有即時呼籲乘客逃生,而是與一眾白人船員仍想努力救火,可惜火勢持續,將船隻差不多燒開兩截,而華人大部分是住在近船頭的甲舨,而救生艇則在船的尾部,所以當船長決定要棄船逃生時,不少華人唯有跳海逃生,當時正值冬天,加上當時風高浪急,大部分華人都未能獲救。書中這樣寫道﹕火勢越來越猛烈,木板的船身大部分被燒毀,華人的乘客,才驚恐的發現,他們被困,船上其地方的人根本沒法伸援手救他們。”
幸運的少數華人,拿到了救生衣,墜海後獲得其他救生艇救起。
8艘救生艇截著獲救的150人,其中一艘航行一百公浬到達香港,一艘則遇上一隻中國帆船,付上美金800元,被接載到香港。而船長所乘的救生艇翌日,剛巧碰到一隻中國大帆船,成功游說該帆船返回沉船現場,救獲117人。料不到的是,該大帆船原來是海盜船,他們趁火打劫,所有獲救的乘客全被洗劫一空。當船長提出付出一筆款項,希望海盜船接載他們到香港,但他們知道一到香港會難逃法網,不肯應承,雙方談判,差不多要動武之際,一艘英國船隻靠近,該批乘客才獲救。由於英船目的地是到汕頭,所以他們隨船隻到汕頭後,部分返回大陸家鄉,部分到香港。
最後,只有34名華人乘客及約40至50名華籍船員獲救。
在意外發生後,美國當局亦有召開意外聆訊,最想不到的,法院調查結果發現,失火的原因是在日本橫濱補充煤炭時,正值下雨,補及的煤屬於”悉尼煤”(Sydney Coal),運入船倉時全濕掉,當煤分解時會發出熱能及燃氣體,長時期這情況下,加上通風系統欠佳,便會自動著火。
自從美國加州於1848年發現黃金後,淘金熱吸引大批中國人前往美國,加上1865年太平洋鐵路加速興建,勤勞的華人便成為當地的主要勞工資源,而當時蒸汽船的公司,船隻最大的業務,是接載勞工往返中國與美國,亦是兩國頻繁貿易的開端。
作者韋爾斯對本台表示,觸發他寫這本書,源於2005年,當時他是切尼的國家安全事務特別顧問,亦曾是海軍的軍官,當時正籌備中國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到美的國事訪問,在搜集資料,發現這艘”日本號“完全沒有資料,再深入蒐集時,才發現這個悲劇意外。
韋爾斯說﹕2005年時,當時我在白宮工作,我們(有關工作人員)正準備總統布什接待胡錦濤到美的國事訪問事宜,談及在近代中,中美兩國關係源於何時﹖貿易究竟怎樣開始﹖由於我是船長,亦來自加州,我記憶中三藩市與遠東,特別是香港,有貿易往來。在查看所有往來船隻中,發現”日本號“根本不知在何處翻沉。
他對記者說,希望能將書本的內容帶到廣東及香港的聽眾,可能有聽眾的祖父輩是“日本號”的乘客,或獲救,或葬身海底,能填補這段空白的災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