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看書】卡帕評《晚熟世代》:一個精神醫師筆下的台灣社會斷面


2016.01.22
book-review.jpg 【記者看書】卡帕評《晚熟世代》:一個精神醫師筆下的台灣社會斷面

即便是在出版2年多之後,台灣心理治療醫師王浩威的《晚熟世代》,在台灣家長中的熱度,依然沒有消減。其書中大量對基礎病例的解剖和對傳說中的“成年湧現期”的中性呈現,讓無數家長產生共鳴。但無可否認的是,2年半之後的大選年,台灣的年輕人用行為證實,在某些時候,生病的其實並非只是孩子。

王浩威在書中援引了自己作為心理治療醫師在臨床中接觸到的大量案例,描述了台灣社會1970年代後出生的人群,完全異於老一輩的生活和行為方式,並對這些案例進行了相對中性的討論。如晚熟,啃老,責任感淡薄,或在自我、家庭和社會的多重拔河中無所適從,等等。

通俗地說,他們在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方式中,反抗著來自家庭的羈絆,卻又拒絕挑戰,心安理得地依賴著家庭那根讓人愛恨交織的風箏線。看似觀念模糊且重心游離。

盡管王浩威的敘述是中性的,但對於在發達國家早已經不是新鮮話題的“成年湧現期”的討論,立即讓習慣於按照自己的眼界進行解讀的家長們找到了共鳴。這讓我想起了華人中的一句千年不衰的成年人的口頭禪——“哎,現在的年輕人啊”。

台灣心理治療業內人士陳婉君認為,此書的價值在於,以心理分析的角度,解構新世代和老一輩的不同,並對台灣年輕人的安於現狀進行解讀。

她說:以門診的經驗來寫台灣兩個世代,等於是新世代,也就是在1970年代之後出生的人,跟1940年、50年、60年的不同。他很獨特的從醫學的、從心理分析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我覺得蠻能解答一點問題,為什麼台灣的年輕人好像都沒有什麼鬥志,每個人好像都只想自己開一個咖啡館。那他的看法好像是上一代的努力,讓他們的孩子,能夠做自己,不是為了生活要妥協。

她指﹐台灣的現時的年輕人﹐成長期間其實是與父母在拔河。

陳婉君說:可是這一代的小孩子在完成這個願望的時候呢,出了很多的問題。台灣的年輕人,是在家庭跟父母之間拔河,《晚熟世代》就在討論這個問題。他們很晚才離開父母,很可能一直都沒有成就。但是父母會覺得說,應該要有點作為。這是一種拔河,這些社會問題的行程方式、還有要怎麼樣去與這些年輕人相處,怎麼樣打開他們的心,這些書大部分都在講這個。

曾有人說,天下最操勞的,可能就是華人父母的心。王浩威的文章似乎很能切中家長們柔軟的內心。其結合臨床個案結合生活化的夾議夾敘,避免了枯燥的學術灌輸。易讀,同時為家庭把脈的專業人士形像躍然紙上,恐怕是該書暢銷的原因。但我好奇於,這個已經在發達國家持續了數十年的現像,是否就是傳說中的文明社會的不治之症?

陳婉君還認為,家長和期望和年輕人無意面對更大挑戰的選擇,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價值觀,沒有對錯。但作為學界,在

她說:我覺得這是兩種不同的價值觀,沒有誰對誰錯。但如果你的價值觀在實踐的範圍之內,是心安理得的就可以。但事實上很難,大家都很難心安理得。都會受到不斷的挑戰,不斷的自我質疑,或者是被外界質疑。那在這個過程當中,怎麼樣的各安其身。每個人不同的價值觀如何在這個多元的狀態之下相安無事,這個是王浩威在討論的,也是我們心理學在心理專業上面一直在討論的。很難的,非常非常難。

《晚熟世代》的關鍵詞是晚熟,但首先得定義何謂晚熟。王浩威在書中描述的一群年輕人退縮在家裡的社會現像,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日本早已發生。而這樣的情形,經濟發達的國家或地區非常常見。在美國的尼特族、加拿大的“回旋棒世代”、義大利的傀儡孩等等,似乎都呈現出相似的狀態。但美國社會學者亞奈特認為,因社會的變革,在青少年和完整的成年之間,應該再加上一個新階段,也就是「成年湧現期」。而這種中性的界定,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其“病態”的標簽。

作為心理治療的專業人士的王浩威,在文本中小心回避了斬釘截鐵式論述,而是以問句,“可能”、“如果”等字眼。即使如此,仍難免透露出其自身的某些判斷,如將台灣的年輕人與中國的年輕人對比,認為中國年輕人呈現出了“充滿信心地向前看”。

但我更願意將其理解為作者個人對台灣社會的抱有較高期望的良苦用心。其中一個重要的證據,在台灣年輕人一邊倒的支持下民進黨的蔡英文大勝國民黨本身,以及大選之後,中國年輕人的鋪天蓋地地翻牆進行所謂的“帝吧出征”,在網絡上表現出來的辱罵言辭和暴戾的色彩顯示,高牆阻隔之下,作者對中國年輕人的感知亦非全貌。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