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樂偉書評】《我是朴槿惠》

0:00 / 0:00

最近,南韓政治鮮有地成為了世界各地主要媒體最具新聞價值並爭相報導的新聞對象,甚至佔據了不少報紙與雜誌的頭版報導。事緣,早前南韓有線電視新聞頻道JTBC的記者,偶然下拾獲一部舊手提電腦,當中發現了大量現任南韓總統朴槿惠的政府高度機密文件,並且曾被修改,卻留在那部電腦內。後來經過調查,發現原來那部電腦的主人翁,是屬於一名叫「崔順實」的女子,而崔順實就是朴槿惠年少時,因父母被行刺後,一值伴隨在她身邊支持她的「心靈導師」崔太敏的女兒。

其後隨著其他媒體不斷踢爆,原來朴槿惠與崔順實二人的「閨蜜關係」絕不簡單。崔順實一直借她的「特殊」身份,除了透過開設兩家財團威迫國內各大財閥向她旗下的公司注資,並以那些金錢支持她的女兒在海外升學的費用。另外,她亦涉嫌曾向南韓梨花女子大學校方施壓,要求校方以「破格」的身份讓自己的女兒可入讀該學校。但奇怪的是種種爭議事端,明顯地朴槿惠都未有如多位前任總統般犯下了與子女或兄弟的貪污舞弊問題,甚至連個人圖利的收益也說不上。那麼,究竟為何這個首位女性南韓總統,竟然為了一位非家族好友的私利,甘願犧牲自己的政治前途?

為了更深入了解朴槿惠的過去,近日便重讀了於2012年出版,由朴槿惠個人親筆撰寫的自傳《我是朴槿惠》一書,嘗試從她昔日的日記與個人故事裡,找出一些端倪與蛛絲馬跡,可以更立體地剖析她的一生中,那段時間與什麼事,是塑造她的性格與人生價值觀最重要的時刻,並能理解她與崔太敏與崔順實,為何存在著那份如宿命般的感情。

朴槿惠的自傳《我是朴槿惠》,全書分為四大部份,那就正是她的人生最重要的四大時刻,包括是她隨父親朴正熙入主青瓦台的少年時代、心愛的母親陸英修被暗殺身亡以及其後代母擔當南韓「第一夫人」的成長期、父親朴正熙亦被行刺後她獨個兒避隱生活的休養日子,還有她於亞洲金融風暴後決定重出政壇擔任大國家黨領袖的「重生期」。而朴槿惠也在自傳中坦然,1974年她的母親被暗殺、1979年父親朴正熙同樣因行刺而逝世,與2006年時她在街頭集會時被一名市民用刀刺傷面部,是她人生三大創傷,而對她的人生判斷,也影響極為甚。

從崔順實「閨蜜干政」醜聞裡,我們知道朴槿惠對崔順實投以比親人更深厚的信任,原來這種情感或許與她年少時生活環境有關。朴槿惠的自傳的第一部份,她花了不少篇幅,描寫了她兒時在青瓦台生活的點滴。但正如她所說:「青瓦台是一個處處充滿限制的痛苦地方」,朴槿惠的母親陸英修對作為長女的她管教深嚴,很早她已被灌輸懂得人情世故,與同年紀的同學難以結成自由自在與交心的好朋友。因而,她一直渴望擁有如崔順實般的好友出現。結果,她便被不懷好意的崔順實利用。

後來,陸英修不幸被暗殺後,失去母親的朴槿惠,為了延續媽媽對父親工作的協助,她便代母擔當了當時南韓「第一夫人」的角色。當年,按書中所指,朴槿惠為了肩負改善國民改善民生醫療的使命,便在不同地方興建了一些免費夜間醫院。然而,她選擇合作的慈善對象,卻是一些神秘宗教異端團體。這也或許印證出她當年為何會與崔太敏的「永生派」邪教拉上關係。當時正於1976年12月,她曾經在南韓聖潔教首爾神學大學大樓裡,設立了一所夜間醫院。但原來翻查歷史,聖潔教在南韓現已被視為異端,教會代表李載祿的主張,只是沒有聖經根據的騙人口術而已。所以,單從這一點,便知道朴槿惠一直都深受那止異端或邪教影響。再者,書中刊出她的日記上,也描述了當年她在父親朴正熙被暗殺的那一天時,目睹一連串奇怪的意象,可見她心目中,一直受那些鬼神之說左右心靈。

而且,書中也曾經刊出她在父親死後,看到昔日與他父親為伴的朋友,一個接一個變節支持新政權。當時,朴槿惠寫到:「... 世上沒有比人背叛人更悲傷與險惡。對方的信任與信義背叛一次後,第二次開始就更容易再背叛,結果自己卻得來的是一生要背負此不名譽包袱。何苦呢?」可見朴槿惠在目睹眾叛親離的圍困下,長期孤獨與背叛感使她心理上變得極為脆弱。因而變得對已取得她信任的人,再竭斯底里地盲目迷信他們的說話。不但未有半點質疑,更會把自己的一切奉上。這種神經質,就一直伴隨著她的成長,成為了她人生的最大陰霾,改變了她的人生觀。

作為南韓歷史上最駭人聽聞的政治醜聞,要多一點了解為何當事人朴槿惠會作出種種令人難以信服的決定,這一本《我是朴槿惠》的自傳,或許能提供一些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