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思行書評】《在乎》


2018.02.16
bookreview620.jpg 【方思行書評】《在乎》(粵語部製圖)

你有沒有在乎過你身邊的人和事呢?政治哲學學者、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周保松將他過去十年來寫過的部份文章,輯錄成四百多頁的結集,就用了「在乎」作為書名。他在序言中表示,選用這個名字,是因為書中所寫,都是他在乎的人和事。如果他不在乎,他的人生會很不一樣,也就不會有這本書。

方思行今天要介紹的是周保松的這本書《在乎》。《在乎》講的是政治哲學,不過就一點都不難明。

周保松主要希望和讀者分享他對大學教育、大學理念、對香港社會的一些看法。周保松自己以政治哲學為主,書中的文章並非學術論文,是用不同的方式去講政治哲學。

周保松最在乎的人,相信是他的學生。因此,在他這本書中,輯錄了多篇他寫給學生的信和文章。例如其中一篇「我們曾經這樣上課」,就從他在天氣許可之下,會帶領學生到課室外講課,談到一次在新亞書院圓形廣場與學生一起討論柏拉圖的《蘇格拉底的自辯》,說到政治哲學的基本精神,在乎對錯與說理。鼓勵同學堅持對錯,以說理的方式,去尋求正義和解決爭議。

這是周保松的習慣,當他每年教導一班學生時,都會留下很多與學生交往的文字,他的第一本書《政治哲學對話錄》整本書都是與學生的對話,有數十萬字。多年累積起來,學生對話的文字遠遠比《在乎》內的數量多。每次都是利用教學結束後,寫一篇文章,針對某一個問題,與學生分享。他對學生的這一份心,難怪他曾獲得中大校長模範教學獎和通識教育模範教學獎。

周保松最在乎的事,相信是香港的民主發展。在書中,他寫了多篇文章,講述他以一個政治哲學學者的身份,參與了「雨傘運動」。其中的「抗命者言」這一篇,講述他在佔中後期,被捕前後的一段經歷和反思。

作者認為,他一方面是一個學者、一個老師,同時也是一個香港公民。每個參與「雨傘運動」的人,都是基於對香港民主的追求和關心。自己與普遍香港市民一樣,沒有甚麼分別,都是希望香港能早日實現民主,或香港的政治權利得以實踐。尤其作為一個政治哲學的老師,更覺迫切。「雨傘運動」中很多政治理念,都與政治哲學息息相關,例如公民抗命、普選、民主,自己在課堂上教這些理念,也認同這些理念。見到很多自己教出來的學生,參與民主運動,是很自然的事。

《在乎》這一本書,作者除論述他對大學理念、政治哲學,以及佔中這場民主運動的觀點外,他還寫了在中大多位備受尊敬的知識份子的一言一行,包括小思、關信基、陳祖為、高錕等等。或者,作者也非常在乎這些影響過他的知識份子。

如果大家對政治哲學、大學理念,以至香港的民主發展有興趣的話,方思行推薦大家,不妨閱讀一下周保松的這一本《在乎》,然後又問一下自己,其實最在乎的是甚麼。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