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耀明书评】看见记者─介绍柴静著《看见》
2015.05.01
前中央台记者柴静自制纪录片《穹顶之下》,在网上发布,揭露大陆环境污染问题,引起海内外关注。不少人怀疑她此举受人指使,以新闻报道挑战石油帮,是中共内部斗争的一著棋。不过,如果读过她这本书,了解她的经历和想法,你或者会有另一角度,去了解《穹顶之下》。
《看见》是柴静在中央台的工作扎记和反思片段。当中看见的,不是散碎的工作流水账,或者什么内幕故事,而是作者从第一身的采访经历,思索记者的专业职责、操守技艺,以至社会角色,也细味人性,反省人生。
其实,山西的污染和贪腐问题,她早已深入采访了解究竟。由一个村落47个煤炭项目有38个违规经营,到全省七成国民生产总值来自煤炭工业,却大多欠缺合规格的环保措施,她已明白环境污染大局危重。再看河流成为排污沟,以至地下水污染、空气严重污浊,环境问题已经避无可避,这里不仅没有燕子、没有彩虹、没有星星,也没有健康的环境。奈何,有关报道没有播出,问题亦只一路恶化下去。
除了揭露黑暗、监督权贵,柴静认定记者的职责是发掘真相,透视人生。一些时候需要勇气,如非典型肺炎时期,记者要冲上社会最前线,跟进事态的发展。一些时候又需要耐性理解,才能逐步破解一校学生连环服毒之谜。柴静感兴趣的,不是新闻现象,而是背后的来龙去脉,以透视事件的社会意义。她采访了十一个杀夫的女性暴力犯,找出行凶的原因,大多是女性以暴力反击婚姻的长期折磨;她采访一宗命案,涉及一位大学生当场杀死被其汽车撞倒的女途人,发现凶手承受的家庭压力,是使他走上不归路的一个原因;她又追寻华南虎是否属实,发觉弄虚作假的因由,除了利益考虑之外,也由于人的愚昧无知、处事马马虎虎。在柴静看来,发掘人间真相,除了锲而不舍的探究,也要细心感受当事人的身心处境,从他们的人际关连和社会脉络之中,看透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切勿只停留于“政治正确”或“道德责难”的本能反应。
柴静不但抓大问题,探讨农村征地问题,挖掘社会的黑暗面,也着眼受人忽略的人和事,呈现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人。如零八年奥运期间,她采访的对象多数不是镁光灯下的人物,如在战乱苦练短跑的伊拉克运动员,为赢取奖金照顾家庭的高龄体操运动员,都看到切切实实的人性和人生。又如汶川地震,柴静不去追纵大人物或者轰轰烈烈的事迹,而去报道一些农村家庭受到的影响,捕捉前前后后的生活变化。
她认为,当记者要有工作的欲望,那不论是渴求真相、监督权贵还是分享人生,记者找到,才能踏实做好新闻采访,忘记自己的私利和顾虑。她也喜欢采访一些特立独行的人物,如成立环保基金会的陈法庆、为地铁厠所收费五毫打官司的郝劲松,以至在广西农村陪伴留守儿童的德国人卢安克。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讨厌屈服,全力追求理想。郝劲松曾经说,权利是用来伸张的,否则,就只是一张纸。当然,行动不一定赢,但目的是让压迫者觉得痛,也让大家“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相信这也是柴静对自己的期许。
纵观全书,柴静不时引用西方新闻界前辈的思想和风范,也常以国际媒介为行事参考,她所要成就的,就如新闻记者和主播,是既有分析脑袋,也懂感受人生、关心弱势;既看透世局,却仍有抱打不平、追讨公道的情怀。反观一些电台主管,甚或新闻教育工作者,只注重主播仪容亮丽、读音精准,未免相形见绌,贻笑大方了。
(杜耀明为浸会大学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