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韜書評】 《歷史的沈重》

0:00 / 0:00

《歷史的沈重》作者是王宏志,驅使作者書寫此部著作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他發現中國學者或官方香港史出版品在1997年前後一段短時間內大量湧現。雖然沒有明白的說,但是作者發現中國關於香港歷史研究是用來為政治服務的,為了讚揚「一國兩制」及合理化回歸的說法。

作者認為中國作家用「破」與「立」來一方面破除香港人對英國的認同及建立他們對中國的認同,但他正確指出,在論述中淡化一些對香港相當具有影響性的事件如六七暴動等,同時也刻意隱瞞一些事實,例如,在解放軍是否應該駐港的問題上其實中共高層當時的立場並不相當一致。

與其說《歷史的沈重》是本香港史書,不如說是本有關如何寫香港史的書;換一個方式說,作者談的是香港史學而非香港歷史。也正由於這個原因,就不會因為出版時間距離現在有點遠而失去其閲讀價值。這本書本身就成了硏究香港史學的發展中之一個重要里程碑。不過,作者的問題意識受到其當時身處的時空所限制,而我們正是要找出這些限制,才能發展出反映當今時空環境的新香港史學。

相對而言,英治時期在香港出版的香港史書寫有兩種取向,一是歐洲人(特別英國人)的殖民主義論著,當中避談英國帝國主義如何侵略大清帝國來取得香港,二是極少數香港人的去政治化論述,當時要避免太深入談論政治才能比較容易被允許出版,所以出現去政治化的書寫。

作者對以上三種書寫方式都不甚滿意,其中的共同缺點是太刻意篩選史料,部分的歷史真相被掩飾或排除。西方殖民主義香港史只顧吹棒英國的「功蹟」,刻意淡化英國人如何歧視及利用當時的華人。

香港華人作家的去政治化傾向,則無法公正地反映香港人的歷史經驗。《歷史的沈重》的重點是詳細研究來自中國有關香港史的國家論述。所謂香港史的中國國家論述就是帶有政治任務的中國作者群關於香港史的論述。

那麼作者本身的立場是什麼呢?首先是接受大中國主義史觀中關於「香港自古以來屬於中國」的論說,其次是接受香港特區政府屬於地方政府的政治現實。但接受以上的立場不必然要跟隨中國國家論述去操弄歷史,香港人可以寫出嚴謹地對待史實的香港史,而這種香港史不會是去政治化的。

香港史包括香港各方面的歷史。如果真的要從香港人的角度寫香港史,如果要發展本土香港史,是不是要接受大中國主義史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