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思行書評】《細良好讀・看中國》


2018.12.21
book.jpg 【方思行書評】《細良好讀・看中國》

香港跨媒體時事評論員,曾任民主黨智囊,又做過政府的中央政策組全職顧問,有「香江才子」之稱的劉細良,最近一連出版兩本結集,分別為《細良好讀・看中國》和《細良好讀・看世界》。今天方思行先和大家一起看《細良好讀・看中國》。

劉細良說自己愛讀書,又辦雜誌、出版社多年,大部份時間都圍繞著書本,將一頁頁盛載著知識的好書向讀者介紹,好像將知識作導賞,甚有滿足感。不過,劉細良這本《細良好讀》似乎並非一般的書評,更多的是借題發揮、指桑罵槐,甚至「單單打打」。因此作者這本在一份報章專欄的結集,與其說是一本書評,不如說是作者的政論文章。

說穿了,作者其實對不少政治和社會的議題都有非常獨特的見解。只是透過別人的著作,來講出自己的看法。例如,他想評論「等埋發叔」事件,偏偏就介紹一位本地文化及社會學學者羅永生2015年出版的《勾結共謀的殖民權力》。

羅永生這本書,討論的是1997年之前,港英殖民地政府,如何與本地華商、土坤、知識份子合作勾結,就地而治,使到香港經歷百多年的殖民管治,產生一種有別於大中華國族的主體意識。「勾結共謀」獨特之處,是管治者建立一種「間接管治」,尊重華人的獨立身份,令他們不用變成唯唯諾諾的主奴關係。劉細良就是要借此諷刺「等埋發叔」事件中,反映出香港回歸之後的政府主僕關係。有人怕少了一票會觸怒主人,於是方寸大亂,出現「等埋發叔」這場閙劇。

2016年年初一,旺角發生騷亂,政府以「暴動」罪名檢控多名參與者。劉細良將這場「暴動」與1967年的暴動,後來被當局淡化為「騷亂」做比較。指出1967年的暴動死了52人,802人受傷,而2016年的騷亂,並沒有人死亡。

劉細良又介紹了時任《亞洲周刊》記者,現為《南華早報》政治編輯張家偉,深入研究六七暴動所寫的《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一書。書中指出,港英政府在暴動之後,展開了全方位改革,暴動成為香港發展的分水嶺。錯誤的歷史最終成為社會進步的動力,是因為英治的文明。如果港英在六七之後只懂得嚴刑峻法,重判騷亂參與者,進一步壓制本地年青人,香港的歷史進程會不一樣。

張家偉訪問了暴動期間港英政府的主要決策者,後來更獲委任出掌廉政公署的姬達爵士。張家偉問姬達,如果沒有六七暴動,改革會否減慢,姬達的回應是︰沒有六七暴動,根本就不會有改革!這番說話,確實發人深省。劉細良似乎又想比較,2016年旺角騷亂之後,特區政府與當年港英政府的處理手法。確實,在旺角騷亂之後,香港並沒有任何改革,只是歸咎於港獨思潮,並且展開全面打擊行動。

從香港講到中國,劉細良書中另外一篇文章講中國的貪污。自從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台以來,從中央到到地方,一共查處了135萬名貪官。雖然並不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嚴厲的反貪行動,因為最大反貪的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但也是中共建政以來最大規模的。

劉細良引述張宏杰的《低薪的盛世》一書,認為中國歷朝官員腐敗,原因是官俸低,這點不難理解。但是,掌控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習近平,他的月薪只有11385元人民幣,甚至低於美國工人工資的中位數。試問在總書記帶頭下,其他各級官員的月薪,又怎能高於國家領導人?薪酬這麼低,確實難以叫人不貪。

劉細良認為,這是中國人仍擺脫不了千百年來,儒學衍生出來的偽道德主義,以為低薪就是清高。言下之意,中國如果不改革其官員的薪俸制度,貪污問題將禁之不絕。

《細良好讀・看中國》共收錄劉細良的57篇,我視為他的政論文章而非書評。不過,如果讀者想多看書,《細良好讀》書中提到的各本書,都值得一看。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