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雲書評】:專訪佔領運動紀錄片製作人Sam

0:00 / 0:00

今日為大家介紹的﹐不是一本書﹐而是一部拍攝"佔領行動" 的記錄片。近80日的佔領運動落幕,期間出現過的場面,相信已刻印在不少人的腦海裏,一生揮之不去。不過,若無法親睹這場運動的經過及當中重要的事件發生,亦無須憂慮,因為在整場佔領運動中,幾乎每天都見到有人在現場提著相機或攝錄機進行實地紀錄,阿Sam就是其中一人。

阿Sam說,他的紀錄片其實早在學聯於9月22日宣布進行1星期的罷課時開始,片中看著一班在香港演藝學院讀書的學生如何支持學聯發起的罷課活動,學生在長長的黑布直幡上寫上感受,並刻意掛在學校的當眼處與其他學生分享。鏡頭裏,阿Sam將畫面刻意停在"為下一代"及"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字句上。他說,學生事實上講了很多不同的感受,例如要求有真普選,但是,他紀錄下來的這两句話,卻原來是較多學生的共同想法。

阿Sam謂,自己從來沒想到學生罷課後會引曝佔領運動提早發生。9月26日黃之鋒及其他學生衝入政府總部後,當時在一旁正整理錄像的他,即時心知不妙,知道事件已跳入另一個新階段,於時,即時再提起攝錄機跟隨學生衝入去。他說,自己能在現場用攝錄機紀錄發生的事,跟坐在家中看電視新聞片段或看報紙的報道,感覺完全不一樣,既可親自見證之餘,更感受到事件的立體感。

Sam:感受較只看電視的新聞片或報道會來得更立體,你在現場會感受到那緊張氣氛。你會嗅到胡椒噴霧的氣味,你會聽到身邊的人哭的聲音,你會見到很慣怒的人的叫聲,又會見到衝突後和平時候那種安靜,寧靜的環境,甚至有些人會跟警察有講有笑。

由於工作關係,他未能每天都在佔領區進行紀錄,即使現在仍未能把所有已攝錄的影像剪輯完成。但是,在接近1個月的錄影時間裏,他感受最深刻的87枚催淚彈的當天,不過,震撼的感受不是因為放催淚彈,他說,是看見好多香港人好傷心。

Sam:我見到很多市民在哭,他們不明白為何要放催淚彈,亦不明白為何要用防暴隊,持槍站出來驅趕市民。其實最大感受是見到很多好傷心的香港人,這畫面好深刻。

當日,他拍至凌晨約3時,終於停下來,除了因為體力透支兼吸了很多催淚煙外,他覺得現場的氣氛太傷感,個人也感到很不開心,故必須要讓自己平靜下來。問他為何要做紀錄?他說,就是想紀錄。

Sam:我好單純,我覺得就要被紀錄,就是這麼簡單。我想了解參與的人自己的看法,就是那麼簡單。就我而言,我的社會責任是我為這件事紀錄下來。

他認為,任何人都可以就這場運動有自己的想法,不管是支持或是不支持,這都是別人的思想自由,更覺得任何人都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如認識事件、報告甚至調查去觀賞,因為他認為這是香港爭取民主三十多年以來,是香港的第一次!

Sam:其實這爭取民主或真正的社會運動,對這一代的人來說,這次是第一次。

雖然,整部紀錄片仍未完全完成,但是,這場運動相信仍會持續下去。阿Sam謂,他已作好心理準備再繼續拍下去。

Sam:如果你只想紀錄佔領運動,可能就已經完成了,因為佔領已完結了。但是,如果想紀錄整個香港的爭取民主,這件事現在才是剛剛開始。

歷史的發生,有人會選舉用文字紀錄,但文字只不過是其中一個載體,在整場運動裏,有人選擇用繪畫、小工藝製作品甚至影片把重要的畫面紀錄下來,為的是讓其他人甚至往後無數的下一代人知曉這重要的歷史篇章。看罷這些作品,有誰會問,誰導致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