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心書評:《中國有病,天知否?-- 邵燕祥雜文集》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下午三時許,北京天安門廣場,毛澤東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在這之前的新政治協商會議開幕式上,他就宣稱『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曾經令多少天真的中國人感動得熱淚盈眶...

0:00 / 0:00
bk_shuxin_chinasick.jpg
舒心書評:《中國有病,天知否?-- 邵燕祥雜文集》

...從那時起,言猶在耳,而在一波一波他所發動的政治運動打擊下,中國人以每次不少於運動捲入者百分之五的比例倒下去,因『三面紅旗』 (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 引起大饑荒,致使三千六七百萬中國人倒下去 (接近真實的數字,一說是三千六百萬,一說是三千七百五十萬) ,再經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瘋狂,第一次天安門事件的虐殺,到一九八九年仍以這個天安門廣場為中心實行武裝鎮壓,一批批手無寸鐵的中國人倒在血泊。」

「中國人為歷史付出了無數鮮血和生命,有權汲取與慘痛代價相當的足夠的民間經驗…依照中國人傳統的為人準則,普遍達到一個共識,即毛澤東這個人『說話不算話』、『翻臉不認人』,用來概括其食言自肥,『陰謀』『陽謀』,其不講誠信,背離道義,印證他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言行,實例不勝枚舉。這一語可作對他的政治道德的評價。

道德是一個人世界觀和人生觀在人際關係方面的外化。究其根源,套用毛自己的說法便是:在他的靈魂深處,有一個皇權專制主義的王國。…把千百萬老百姓視為牲畜來驅使服役也。」

這是著名詩人兼作家 邵燕祥 在香港天行健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有病,天知否?—邵燕祥雜文集》一書中,針針見血的文字。作者1933年生於北平,少年時就發表習作,成為作家,以政治抒情詩為讀者所知。

1949年到北平新華廣播電臺(後改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工作,在中共意識形態下,創作過多首緊跟政治潮流的詩作。1957年被打成右派,中斷寫作,直到70年末,才又重新開始發表詩文,編寫了多本回憶和反思過去的實錄作品,有《沉船》(細述本人在反右鬥爭前後的經歷)、《人生敗筆:一個滅頂者的掙紮實錄》(編年刊發表自己在文革中的私人檔案,包括檢查交代、思想彙報、大小字報及其他文字材料)、2007年出版的《別了,毛澤東》,其深意也是對反右50周年的一次文字祭念。

舒心也曾經介紹過。而這一本他的最新雜文作品結集《中國有病,天知否?—邵燕祥雜文集》,當中收錄了雜文作品30多篇,每一篇的字裏行間,均可見作者激情不減,筆鋒銳利,作家的喜怒哀樂,都與讀者相通,更顯示出中國公共知識份子捨身求真的崇高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