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牆問答】澳報告:警惕中國製AI產品收集個資作大數據監控
問:智庫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在一項最新研究中提出要警惕中國研發人工智能產品。這是危言聳聽嗎?美國不是已經針對出口至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採取相當多的管制措施了嗎?難道中國還有渠道生產出人工智能產品?這些產品又潛在甚麼風險?
李建軍:首先,美國的措施並不可能百分百禁絕中國政府使用人工智慧技術。雖然美國已經禁止輝達和AMD的高級圖像晶片,以及人工智慧運算晶片出口到中國,但輝達和AMD仍然試圖在不觸法的情況下出口為中國市場度身訂造的晶片版本。另一方面,加密貨幣的挖礦浪潮已暫告一段落,擁有強大運算能力的挖礦機被閒置,導致大量輝達的圖像處理器 GPU流出市場,雖然這些曾被用作挖礦的二手圖像處理器,使用壽命會比較短,但仍可能被中國當局用來勉強建立人工智慧雲端運算中心,用於監控人民。
西方國家在人工智能技術上對中國作出封鎖,不單是要避免中國利用這些技術發展軍事用途,亦害怕這些技術,被中共用於監控人民以及情報搜集一類用途上。
在譬如電飯煲、洗衣機一類不連上網的弱人工智能產品上,一般不會潛在嚴重的保安風險。但現時只要是連網的硬、軟件,例如微信,中國當局在審查過程當中都會用到人工智能,換言之用戶平日言談內容及行踪所到之處,全部數據都會被送到去中共用作監控人民的雲端主機做深度學習。
在制裁令下,中國當局迴避制裁的手段,很多時都相當匪夷所思,中國當局並不介意在全中國吸納那些挖礦用的二手圖像卡,或網友升級後轉售的圖像卡,然後為其所用。有見及此,不排除日後美國連玩遊戲用的高級圖像卡都不准出口到中國,因為美國政府必須從嚴處理,才能有效達到封禁目的。
問:作為一般民眾,有甚麼方法可避免中國當局的大數據收集?
李建軍:像微信、抖音一類軟件固然應避免使用,因為這些公司必然與中國公安部門的系統連接,而中國公安部門不排除大規模提取用戶資料後進行深度學習,了解分析有哪些人對中共當局不滿,然後採取打壓。有「白紙運動」參與人士就因在這些軟件上留下通訊痕跡,成為中共秋後算賬的證據。因此,不使用微信和抖音一類軟件,已不只是異見人士應該要做的事,亦是大部分中國民眾應有的自我保護手段。就算是抖音和微信相對應的海外版本軟件,都不應用使用,因為中國公司不見得尊重海外的私隱法律,仍然透過隱秘渠道大規模將用戶資料傳到中國作深度學習之用。這也是各國關注甚至立法禁用這些軟件的原因。
翻牆的好處,除了因為可以避過當局網禁,瀏覽被中國封禁的海外網站外,亦能避免中國當局透過國有電訊公司的基建設備,了解你的上網習慣、獲得你的個資進行深度學習。因為VPN的通訊已經加密,就大大減少了中國當局可以掌握的資料。儘管在使用VPN的情況下,仍不能避免中國當局透過海底光纜或個別國家的電訊網絡基建吸取數據,但就算當局得手,所得到的數據量已大大減低,而人工智能要發揮作用,就必須要有大量數據基礎用作學習之用。因此,平日上網翻牆對保護個資其實是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