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藝發局停資助「鮮浪潮」另推短片計劃 承辦者須符國安要求

由著名導演杜琪峯發起、擁有逾18年歷史的「鮮浪潮國際短片節」,去年不再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資助,《明報》周五(2日)報道,藝發局將撥款300萬(港元,下同)另行舉辦「短片拍攝推廣計劃」,申請文件列明承辦者主辦的活動內容、邀請評審及導師等安排須先徵得藝發局同意,如曾作出或當局有理由相信曾作出不利國家安全的行為,申請將不被接納。

藝發局網站公布,現正邀請合資格的本地團體或機構就「短片拍攝推廣計劃」提交申請計劃書,藝發局則負責監督計劃的執行,就活動內容、推廣及宣傳、邀請名單等提供意見,目標今年在第4季舉行;局方稱該計劃旨在提供機會給業界幕後從業人員,以及發掘和培育具潛質的新晉電影創作人才。

藝發局表示,會公開邀請具至少5年於香港從事藝術相關工作經驗的本地團體或機構提交計劃書,以及將甄選10名本地年輕電影創作人,參加者須於最近5個學年內從藝術相關的大專課程畢業,而每名入選者可獲15萬元資助並配對一名資深電影工作者作為導師,6個月內拍攝一部15至30分鐘的劇情短片。

申請文件同時列明,如果申請者曾經或正在作出(或本局有理由相信)任何可能構成或導致發生危害國安罪行或不利於國安的行為或活動,又或局方認為有需要為維護國安、保障公眾利益、公共道德、公共秩序或公共安全,將不接納申請。

「鮮浪潮」提供自由空間難取代

報道指有關計劃的形式與「鮮浪潮」近似,而「鮮浪潮」今年資助了8名入圍參賽者,每支參賽隊伍獲資助最多10萬元,拍攝一部10至30分鐘的原創劇情短片。

報道引述不願具名的「鮮浪潮」得獎者指出,「鮮浪潮」因提供自由空間備受支持,地位難以取代,而新計劃由藝發局主導,導師人選也要經局方審批,恐被限制創作自由,自己未決定會否參賽;不過,身兼藝發局藝術顧問的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發言人田啟文歡迎為新一代投身影業設立更多平台,同時指藝發局欲以新計劃取代「鮮浪潮」的說法是「捕風捉影」。

對於政府先後停止資助「鮮浪潮」及IFVA短片藝術節,去年11月,杜琪峯曾在《BBC》專訪中直言:「代表這個政府沒有信心,有信心的政府會這樣嗎?對人民沒有信心,對社會沒有信心。」他謂,當藝術或其他事項「被政治化」時,其實傷害很大:「有沒有鮮浪潮不是最重要,有沒有希望才是最重要。(記者:現在有沒有呢?)你認為呢?」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