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調查發現,上月現身南非伊麗莎白港「華人警民合作中心」落成典禮、身穿中國警察制服的兩名華裔男子,乃中國派駐南非大使館的警務聯絡官。南非警方則表示,當地的「華人警民合作中心」並非中國「差館」,中方人員沒有執法權。不過,事件引發當地民間與政治人物的非議,擔心南非被中國「殖民」。在南非,「華人警民合作中心」已經設館14間。(馬立克 報道)
南非警方發言人奈度(Priscilla Naidu)本周以電郵回覆法新社的查詢時表示,這些「華人警民合作中心」不是中國的警察局,沒有南非警察駐守,強調該國不會把執法權移交給外國人。
本台致電華人警民合作中心,值班人員同一口徑,兩次強調中心沒有執法權,只是從事便民服務。
值班人員說:警民中心主要就是,比如說,中國人遇到一些麻煩,或者是說語言不通,我們就是幫忙而已。據我所知,就是一個民間的機構,我們是沒有執法權力。
當本台記者詢問警民中心和當地中國駐南非大使館的關係,中心的職員回答時,則相當謹慎。
值班人員說:這樣的話,我看你還是約我們的主任談吧。這個我也不便多說甚麼。你還是直接約我們的主任談吧。
記者翻查南非「華人警民合作中心」的資料,其官網介紹,中心是在南非大使館和約翰內斯堡總領館大力支持下成立。
有南非當地的僑領對本台確認,10月28日現身「華人警民合作中心」、身穿中國警官制服的人物,就是中國派駐南非的警務聯絡官。連同南非伊利沙伯港最新落成的一間,現時南非一共開設了14家「華人警民合作中心」。
僑領林先生說: 那天我們納爾遜警民合作中心是新址成立,然後我們去剪彩,也邀請了大陸來的警官,警務聯絡官。為甚麼?大家有事情就會找警民中心呀,因為我們跟當地的政府警察部門有很好的聯繫。我們很多僑胞語言不通呀,他們一些案件不會處理呀,他們都會請教我們,我們是等於協助,不是說我們有執法權力。
林先生介紹,中心早期由當地福建同鄉會組織,之後大使館對中心有組織、指導、資助與推廣,獲大使館的警務聯絡官定期來中心培訓。南非發生大事,警民合作中心會第一時間向使領館和警務聯絡官報告,方便得到即時指導。
他並說,大使館有贊助,每年每家中心5萬經費,更多的經費是靠僑胞、老華僑、有能力的僑領自己捐贊助。在華人當中已經成為有影響力、有規模、有行動力的團體。
僑領林先生說:大使館警務聯絡官會來指導工作,因為我們都是民間自己組織起來的,抱成一團。大使館是有兩名警務聯絡官,每個季度他們有負責,因為每個季度,其實每個月都會有兩個下來指導工作。警務聯絡官也跟我們保持很好的溝通,就是我們碰到甚麼問題,我們會提早匯報給他們,會匯報到大使館,然後他們會更有效地指導怎麼工作。
2014年9月29日,中國國務院僑辦主任裘援平在北京為首批18家海外的「華助中心」揭牌;同時身兼中國海外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的裘援平,本周四(15日)受訪時表示,今後僑辦將在60個、有超過10萬華僑居住的地區,建立發揮警民合作的中心,協助中國使領館的領事保護工作。
中國駐各國使領館構建有「七個一」華人社區網絡工程,即提供一本生活指南、一個法律援助團隊、一個志願者隊伍、一條熱線、一個基金、一個網站以及一套班子。中國與南非方面一致稱警民合作中心並非警察局。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