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大專學界不滿大人常委就政改的決定,正密鑼緊鼓為罷課作準備,預計幾日後正式公佈細節。而香港大學和中文大學發別發表罷課宣言,認為人大的決定屬政治不公,學生豈能袖手旁觀,"因此不能退讓",最終會有"抗命行動"。對於前港督彭定康指英國有責任為香港民主發聲,大陸媒體和親中的香港政界人士分別反駁其說法。(林靜報道)
學聯不滿人大常委會就政改的決定,初步決定在本月22日發動大規模罷課,本周六會開會商討日期和細節,周日會召開記者會交代。
"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各間院校正各自開會,商討如何 配合罷課,而"學聯"正構思將罷課的誓師大會或期間的活動,在院校以外的地方誓師,包括公民廣場或添馬公園等舉行,以爭取更多公眾關注。
岑敖暉說:初步是希望一星期罷課,希望能令事件升温,而之後就是全香港市民都能參與。到底是各院校自己先搞集會,還是各有各搞罷課,到底在公民廣場或添馬公園,還在討論當中。
學聯又指,暫時已有20多名學者、教授表明會到學生罷課地點,以授課方式,支援罷課學生,預計人數會不斷增加。
而香港大學學生會周四發表罷課宣言,呼籲全港大專院校學生走上街頭,又懇請各院校不要處分罷課學生。罷課宣言以《行義遵道、匡救香港》為題,指人大決定連落三閘,民主回歸的泡影幻滅,批評提委會按照選委會組成是舊酒新瓶,侮辱港人智慧,將會堅守公民提名、寸步不讓,又促請立法會否決方案,質疑人大決定並沒有承諾以後可以再改,"袋住先"實質是"袋一世"。
宣言又指,港大校訓是明德格物,時值香港命運轉捩點,學生豈能袖手旁觀,決心以罷課明志,如果當權者一意孤行,下一步就是接踵而來的抗命行動,學生別無他選,亦無法退讓。
而中大學生會早前亦已發表罷課宣言,指出面對政治不公,如果只顧埋首讀書不理世事,不符合讀大學的本意。而中大周四晚舉行罷課論壇及全民罷課會議,商討細節。
而樹仁大學周三成立罷課委員會,發聲明表示即使校方不允許請假,仍會堅持罷課。至於正醞釀中學生罷課的"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稱,不會跟隨學聯罷課日期,但目標兩個月內發動罷課。
對於前港督彭定康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指根據《中英聯合聲明》,英國有責任為香港的政治和民主發聲,又說香港最近的政治騷動源於特首普選框架,將中央不認可的人排除,情況與伊朗普選無異。
但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對傳媒表示,不認同彭定康的說法。
范徐麗泰說:《中英聯合聲明》內,關於行政長官選舉,當時的文字好像是由協商或選舉產生,有普選(的字眼),所以我看不到英國,為何能夠說香港有普選會違反《中英聯合聲明》,我不明白彭定康先生在說甚麼,或者他應該去看清楚《中英聯合聲明》。
她又分析,民主黨目前處境很困難,無論通過還是否決方案,都會流失選票。
而大陸《環球時報》發表社評,指香港進行政改,英國應該做一個自重的觀衆。社評說,英國政府就香港政改爭議保持低調,但當地一些精英想對香港這個前殖民地盡"宗主國的責任",不過,其中彭定康是當年被英女王任命的港督,亦不是香港人普選出來的。
另外,人民力量立法會議員陳偉業,提出發動二十七名泛民議員在"佔領中環"當天宣佈總辭,增強佔中氣勢。不過民主黨及公民黨都不支持,擔心得不償失,令政改更易通過。
而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周三晚出席一個活動致辭時,承認人大常委會對普選特首的決定是比較保守,但是緊得有道理。但不認同有人以不完美都"袋住先"來形容這個方案,因為這是當前條件、時空下最合情合理合法的方案,應該"見好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