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間外媒報道指,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在美國併購觸礁,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以「國家安全」為由否決交易。評論人士認為,西方在中國經濟入侵多年後終開始了解到風險。中國外交部回應要求美方提供公平可預見的環境,大陸官媒亦發表評論,警告不排除中國會採取反制措施。(吳亦桐 / 程文 報道)
路透社等西方主流媒體在周二(2日)廣泛報道,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旗下的金融企業「螞蟻金服」,併購美國匯款公司「速匯金」(MoneyGram)的交易,被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以國家安全為由否決。
馬雲就國際結算業務布局,近一年前提出「螞蟻金服」以8.8億美元對「速匯金」的併購交易,為擊敗總部在美國的轉帳業務對手Euronet Worldwide的競爭,「螞蟻金服」將收購價提高至12億美元。雙方企業就併購方案經歷三次審查,最終未獲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放行。
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主要審查外國在美投資對國家安全的影響,由美國財政部為首的多個政府部門組成。
「速匯金」首席執行長霍姆斯周二在聲明中表示,儘管己經盡最大努力與美國政府合作,但現在已經很清楚,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不會批准這一項併購。「螞蟻金服」與「速匯金」決定終止交易,兩間公司將轉而在亞洲及美國的匯款業務和支付方面合作。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對有關併購案亮紅燈,是擔憂中資併購存在的數據安全問題,其用戶數據可能被用作其他用途。
2016年5月曾在美國國會主題為「中國長臂—中國政府對西方加強滲透和影響」聽證會上作證的旅美法學學者滕彪,目前正進行一個中國對外滲透影響的研究項目,他對本台指出,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擔憂的數據安全問題非常必要,類似於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他們毫無底線的與中共當局合作,他們在海外的併購行為,有潛在的巨大風險。
滕彪說︰像馬雲、馬化騰這樣的民營企業,實際上和中共官方有非常多的合作,有一些政治功能,他們跟中共高層的這種關係在中國都是公開的秘密。馬雲的被否決也是因為這個擔心,大量西方公民的銀行帳戶被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掌握,那美國擔心它的公民、尤其是涉及軍事的一些信息被中方獲取,這種擔憂是非常現實的。
滕彪指出,很多市場經濟規則下的西方國家,早前並未意識到中國企業經濟擴張可能帶來對政治、國家安全方面的影響。目前中國對世界進行全方位滲透,終於引發澳大利亞、歐盟、美國的一些警醒,但反應其實已經滯後。
滕彪說︰應該是愈來愈多的國家開始意識到中國通過經濟貿易、投資等手段,向全世界來擴張來滲透,輸出它的價值觀。它除了經濟貿易手段之外,也通過其他方法輸出「軟實力」來滲透西方的政治、經濟。西方對這個問題的嚴重性認識還不足,這些事情已經發生很多年了。在西方剛剛認識到,有些反應緩慢。
法國知名漢學家、巴黎政治學院教授白夏(Jean-Philippe Beja)接受本台訪問,他指在法國南部馬賽港在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對接,很多中國企業在歐洲和西方世界併購,西方國家在警惕中國帶來的不安和經濟利益間非常矛盾。
白夏說︰當然這也是比較矛盾的,不可以說他們就是決定要限制(中國投資)。一方面要吸引所謂的外國投資,而中國投資對他們是最重要的;一方面也怕中國是強權的國家,也可以通過投資發揮愈來愈大的作用,有時候也可能通過黑的方式影響政治。
白夏希望看到更多的國家,能夠對中國的投資作出明確的態度和限制措施,特別是期待歐盟能夠像美國一樣,有更清晰指向的行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周三(3日)作出回應,希望美方能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可預見的環境;官媒新華社發表英文評論稱,2018年中美可能經歷一段難行的貿易之路。若在貿易問題上美國政府一意孤行,中國可能採取反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