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政策?中共遊說澳大利亞議會加入區域貿易協定

0:00 / 0:00

在澳中關係急轉直下,澳大利亞政府呼籲國民減少對中國經濟依賴之際,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近日出招反擊,遊說澳大利亞國會議員,聲稱可以幫助其加入一個主要的區域貿易協定。有分析指出,中方正採取「滲沙子」策略,謀求利誘澳大利亞政客製造分化。

路透社報道,中國大使館在提交給議會調查的文件中提出的建議,是在澳大利亞財長弗萊登伯格說澳大利亞必須實現經濟多元化,減少對中國這個最大貿易夥伴的依賴,並警告企業為與中國的日後的緊張關係「做好準備」的同一星期提出的。

自從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11個國家於2018年簽署《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全面進步協議》(CPTPP)以來,英國、中國、台灣和泰國都表示有興趣加入該協議。

報道引述中國大使館在其提交的材料聲稱,中國和澳大利亞的經濟有巨大的合作潛力。它說,2015年簽署的《中澳自由貿易協定》(CAFTA)使兩國關係迅速發展,貿易爭端也有解決機制,並在去年取消了95%的關稅。

然而,在澳大利亞呼籲對冠狀病毒的來源進行國際調查後,中國提交的材料中所列的許多澳大利亞農產品在2020年面臨海關攔阻或中國的傾銷調查,這在澳大利亞被廣泛解讀為「具有政治動機」。

弗萊登伯格周一在堪培拉的一次演講中說:「中國最近試圖針對澳大利亞的經濟,這不是甚麼秘密。」

澳大利亞外交和貿易部告訴調查組,將CPTPP的成員範圍擴大到11個原始簽署國以外,將有助於澳大利亞實現出口市場的多元化。

在截至7月31日的12個月中,由於鐵礦石需求強勁,對中國的出口創下了194億澳元的紀錄,比前12個月增長了72%。

有分析指出,中方正採取「滲沙子」策略,謀求利誘澳大利亞政客製造分化,令澳大利亞無法團結一致對抗中共。分析又指,中方文件避免提及中國政府實施的數十億美元的懲罰性制裁一事,正好反映出中共「脅迫外交」的虛偽。

記者/責編:方德豪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