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戰略】澳防長:核潛艇計劃有助威懾中國

2023.03.10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印太戰略】澳防長:核潛艇計劃有助威懾中國 澳大利亞國防部長馬爾斯(圖):核潛艇計劃有助威懾中國。
路透社資料圖片

澳大利亞國防官員和政府顧問說,澳大利亞的核潛艇是保衛該國36,000公里海岸線和保持對抗中國的優勢的關鍵。美英澳三國預計將於周一在聖地亞哥宣布該計劃的細節。

《路透社》報道,澳大利亞國防部長馬爾斯(Richard Marles)周五(10日)說:「這(核潛艇計劃)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我們在軍事能力方面邁出的最大一步。這比我們能做的任何事情都重要,它將使我們在一個相當困難的世界裡能夠照顧自己。」

據指出,澳大利亞目前只有柴電艦隊,轉向核動力潛艇後,艦隊航程可以更遠、更具隱蔽性和打擊能力。鑒於堪培拉的貿易對海路貨物的依賴,以及出於保護海底電纜以維持電訊服務不被中斷,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能力。

《路透社》曾報道,澳大利亞預計將在2030年代購買多達五艘美國維珍尼亞級潛艇,然後根據兩國的合作關係在南澳大利亞建造一艘英國設計的新潛艇,該合作計劃稱為AUKUS。大約在2027年,美國的核潛艇預計將部署在西澳大利亞。

這三個國家預計將於周一在聖地亞哥宣布該計劃的細節。從六艘常規潛艇到核動力艦隊的轉變,其價格估計為1000億至1700億澳元(660億至1120億美元),是澳大利亞有史以來最大的國防項目。

澳大利亞《國防戰略評論》的合著者迪恩(Peter J. Dean)說,核潛艇是美國比中國海軍更有優勢的一個關鍵領域,中國海軍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軍,該評論已於上個月提交給政府,並將於4月公布。

他說,當中國擴大其核潛艇艦隊並深入澳大利亞北部水域時,澳大利亞擁有同樣的能力來威懾,甚至在必要時打擊中國,他認為這一點至關重要。

迪恩向《路透社》表示:「潛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獵殺其他潛艇。」「我們需要能夠追蹤這些潛艇,如果真的與任何人發生衝突,要做出適當的反應。它們是我們威懾能力的一個真正重要的部份。」

美國國防部去年的一份報告說,中國解放軍海軍擁有340艘艦艇和潛艇,包括12艘核潛艇,其中6艘配備彈道導彈,和44艘常規動力潛艇。報告還說,中國將在本十年中期前建造一艘導彈潛艇。

不過,《路透》引述亞洲協會中國分析中心執行主任季北慈(Bates Gill)說:「中國潛艇的技術不太先進,噪音也比它們應該有的大,所以更容易被發現。」

另外,澳大利亞《雪梨晨驅報》(Sydney Morning Herald)及墨爾本《世紀報》(The Age)連日以頭版頭條和大篇幅報道,引述5位國安專家的分析,一旦中共軍隊決定武力入侵台灣,可能引爆美澳聯盟跟中共之間的戰爭,最快可能3年內、即2026年就會發生,中共有可能在對台開戰的72小時內,就對澳大利亞發動飛彈襲擊和網絡攻擊,但澳大利亞民眾和軍方都尚未準備好。

責編:方德豪 網編:劉定堅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