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美國訪問的澳大利亞貿易部長特漢表示,澳大利亞準備為捍衛其主權而付出經濟代價。
特漢接受傳媒採訪時說;「如果我們必須為此付出經濟代價,那也是我們準備付出的東西,」「歸根結底,我們的價值觀對我們非常重要,我們認為這是我們必須捍衛的,高於一切。」他正在與拜登政府會面,試圖制定如何反擊中國的行動。
自2018年澳大利亞禁止中國電信巨人華為公司參與其5G網絡以來,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係即出現了裂痕;至去年,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帶頭呼籲對新冠病毒的來源進行獨立調查,澳中關係更是一落千丈。北京以一連串的懲罰性貿易行動作為回應,打擊了從煤炭到大麥、龍蝦和葡萄酒等澳大利亞商品。
特漢在談到如何做出最佳反應時指:「在應對經濟脅迫方面,我們都可以採取集體行動,」「我認為我們確實必須研究我們是否可以用其他方法來應對。」
他說,在世界貿易組織等機制上讓人們關注北京的行動,可以讓中國明白(經濟脅迫) 背後有「聲譽因素」。他補充說,是否需要其他方法是他在過去幾天與美國官員討論的一部分。雖然美國說它不會讓澳大利亞在戰場上孤軍奮戰,但到目前為止,華府的聲援仍以外交辭令為主。
但特漢又指,跟中國直接溝通將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今年1月,他向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發出一封長信,列出了澳中「可以合作的方式和需要討論的領域」。他還沒有收到回覆。
除了直接受影響的公司外,中國懲罰性行動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被鐵礦石價格的飆升所削弱,中國政府無法從澳大利亞以外的地方獲得其需要的數量。但在短期內,和解的前景看起來有限。
當被問及澳大利亞農業在中國失去市場份額的問題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本月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不會允許任何國家在與中國做生意的過程中獲得利益,同時無端指責和抹黑中國。」
美國、澳大利亞和其他國家本周正式指中國政府黑客參與攻擊微軟Exchange,並指責北京的領導層進行了一系列廣泛的「惡意網絡活動」。
特漢說,這次聯合行動很重要,因為它不是澳大利亞一個國家,而是多個國家一起行動。
記者、責編:方德豪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