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國會及多個政黨的電腦系統,今年初遭到黑客攻擊;《路透社》引述消息指,情報部門確認中國是幕後主腦,但認為不要公開調查報告,以免影響兩國的貿易關係。(高鋒 報道)
澳大利亞國會及三個主要政黨自由黨、國家黨及工黨,今年2月遭黑客入侵,後來確定,黑客的目標是各政黨的外交和政策文件,以及國會議員的私人電郵內容。由於當時正值大選前夕的敏感時刻,總理莫里森承諾會在適當時候公布詳情。
事隔半年,《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指出,負責網絡情報的澳大利亞國防通訊事務部在調查後確認,黑客所用的程式碼及入侵手段,與中國黑客過去所用的相同,懷疑中國國安部是幕後黑手。
不過澳大利亞外交部建議調查報告內容保密,以免影響兩國的貿易關係。消息人士指,澳大利亞政府擔心一旦公開指控中國要為黑客攻擊負責,經濟極可能受到衝擊。
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貿易夥伴,中方購買當地的農產品、鐵礦石和煤炭,佔澳大利亞出口總額三分一以上。每年到澳大利亞的中國遊客和學生人數超過100萬。悉尼科技大學學者馮崇義相信,澳大利亞當局是故意將貿易問題和國家安全分開處理。
馮崇義說:他們擔心中國決定不再買澳大利亞的貨物,不讓旅客和學生來澳大利亞,對澳大利亞的經濟會造成一定的衝擊。澳大利亞一直把經濟關係看得很重,把商業利益放在比人權更高的位置,在倫理上是不對的。
總理莫里森的辦公室拒絕回應《路透社》的查詢,包括有否向中國提出交涉,國防通訊事務部亦沒有回應。馮崇義相信,這是澳大利亞的「枱底外交」。
馮崇義說:他們(澳大利亞)一直做的是「桌底下的外交」(quiet diplomacy),透過靜悄悄的、背後的談判交易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公開對抗,通過外長、大使館,要求中國停止這些動作。幾十年來都是採取這種路線和戰略。即使直到問題很嚴重,但是他們覺得這樣做風險比較小。
中國外交部否認涉及黑客攻擊,重申中國也是網絡攻擊的受害者。馮崇義認為,中國的黑客活動過去一直存在,也不會因為事情鬧大而停止,尤其在香港的反修例風波仍未平息。
馮崇義說:它(中國)黑政府部門範圍很廣,進去系統以後甚麼都要,科技的、經濟的、人事的。住在香港的澳大利亞人很多,澳大利亞政府很重視香港的事情。
澳大利亞近年多項措施,包括禁止外國政治捐款、禁止中國電訊設備製造商華為參與當地5G網絡建設,被指是針對中國,使兩國關係陷入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