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鼓吹代孕惹風波 衛計委忙否認澄清

0:00 / 0:00

中國全面實施二孩政策已經超過一年,但人口增長未如預期。官方《人民日報》針對高齡孕婦和不孕夫婦激增,罕有提出開放代孕的建議。報道引發廣泛爭議,中國衛計委就強調,代孕是違法違規行為,當局會嚴厲打擊。(高鋒 報道)

《人民日報》上星期發表一系列有關二孩政策的調查報道,指全面開放二孩後,不少高齡婦女心急懷孕,卻有心無力,又引述數據指,全國現時約有9000萬個家庭,符合生育二孩條件,但當中有接近5成女性,年齡在40歲以上,形容不孕不育,成為想生育二孩家庭的最大心病。

文章引述多名專家意見,指女性最後一次懷孕的平均年岭是40歲左右,到45歲後,將近9成婦女,再無生育能力,並以汶川大地震為例,指不少家庭痛失子女後,因女方年紀太大,無法再次生育,呼籲當局應"適當開放代孕"。

文章也提及有人會利用凍精及試管嬰兒等方法生育,但如果"自己沒法第二個小孩,另一條路就是代孕",並引述醫學界人士建議,倫理問題不應成為發展代孕技術的負擔,當局應適當開放代孕。

報道激起強烈反響。有網民批評官方為控制人口,不顧倫理道德,甚至提倡違法行為。

台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人口研究組組長陳玉華憂慮代孕一旦合法化,會演變為商業化行為。

陳玉華:事實上,誰可能去使用代理孕母?通常就是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可是走這個管道的時候,就要問,誰會成為代理孕母?就是說,它推行之後,所謂的貧富懸殊問題就會出現。它最後會否變成一個買賣行為,就會變成一個具有道德爭議性的問題。

另外也涉及種種複雜的法律問題。

陳玉華:如果小孩是由代理孕母生下來的,到底跟生不出小孩的那對夫婦,到底法律上怎樣認定呀? 它會很像以前生不出小孩的,去領養的問題,可是領養現在有很多法律去規範,代理孕母是否要以領養的方法來做,這是需要討論的。生下來的小孩,如果身心有問題,如果當時委託的夫妻,不要那個小孩的話,那要怎麽辦?

中國衛生部原中國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長陳秉中就指,代孕成本高,而且對申請者有嚴格要求,即使當局將來開放,對增加人口也不會有明顯效果。

陳秉中:第一、代孕需要嚴格控制,不是誰想當代理孕母都可以當的。就怕它會變成賺錢產業,也要考慮到,要求代孕的夫婦,是否符合代孕要求,涉及審批的過程,管制非常嚴。家裡很窮想生二胎,也沒那錢呀。所以在調節人口上,我可以說,根本不起作用。

中國衛計委周三(8日)透過新聞發言人強調,代孕是違法違規行為,當局將繼續嚴厲打擊,對參與代孕的機構及人員,判以經濟處罰和刑罰。不過前官員陳秉中認為,開放代孕值得探討,而大前提是要制訂嚴謹法律,區分哪些夫婦符合要求。

為解決人口老化危機,中國結束推行30多年的一孩政策,去年元旦全面開放二孩。不過國家衛計委資料顯示,去年中國出生人口總數為1618萬,比對上一年少百分之2,遠低於先前預測。北京大學學者李建新指出,80後傾向遲婚,甚至越來越多人,選擇不婚或者不生育,二孩政策根本無法改變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