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政策打擊經濟 中國各地紛發債券應急

2022.05.31
清零政策打擊經濟 中國各地紛發債券應急 2022年5月31日,中國上海,身著防護服的工人站在一輛卡車上。
路透社資料圖片

中國各省正爭先恐後地在6月份發行約2,250億美元的債券,望能振興因為「清零抗疫」而奄奄一息的經濟。有政策顧問呼籲,中國在下半年必須進一步發債。 

路透社報道,國務院周二(31日)告訴地方政府,將確保2022年3.45萬億元人民幣(518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特別債券發行在6月底前完成,將最後期限提前三個月,以促進投資。 

這意味著各省在未來幾周需要發行近1.5萬億元人民幣的債券,根據財政部的數字,截至5月27日,中國發行了1.85萬億元人民幣債券,佔總額的54%。所籌集的資金將在8月底前使用。 

國盛證券的分析師說,此舉可能會增加市場流動性的壓力,迫使央行拿出更多現金,可能通過銀行的中期貸款機制和降低存款準備金。 

分析師說,所籌集的資金可用於支持推動擴展到以5G、人工智能和數據為重點的新基礎設施,現在高速公路、鐵路和機場等傳統項目的回報率低得多。 

中國國務院周二表示,它已經批准了新類型的基礎設施和能源項目。 

基礎設施支出的增加遵循了中國政府為促進其經濟發展而通常遵循的模式,儘管過去的基建投資導致了一些大白象項目的出現。 

中國總理李克強上周重申,中國將在第二季度尋求經濟的同比正增長。 

許多民營公司的經濟學家預計,中國在4至6月的季度將出現收縮,這將是2020年第一季度以來的第一次。 

中國需要更多刺激措施 

分析師認為,隨著中國城市放鬆封鎖,未來幾個月將需要更多的刺激措施,但在中國防疫政策沒有根本改變的情況下,再發生疫情時經濟將再度面臨重創。 

上海從周三開始對其2500萬居民中的大部分人解除行動限制。與此同時,政策顧問和智庫均呼籲中央政府發行特別債券,以幫助受COVID影響的行業,並在下半年維持基礎設施支出。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告訴路透社:「我們應該積極準備,規模應該與2020年的規模類似。」「我們在實現年度增長目標方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但至少我們應該努力爭取,」賈康說。 

中國今年設定的年度經濟增長目標為5.5%左右,但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這個目標越來越遙不可及。 

智庫「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呼籲發行約2萬億元的特別國債,理由是需要在下半年將經濟增長提高到6.5%,以實現全年近5%的增長。 

2022年被視為政治敏感的年頭,讓經濟重回正軌顯得更加緊迫,因為習近平預計將在秋季中共二十大再度連任。 

記者/責編:方德豪 網編:江復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